赞美翡翠玉的诗句有哪些?古人如何用诗句赞其质色与神韵?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翡翠需求 正文

翡翠,是大自然用亿万时光雕琢的精灵,以其翠色欲流、温润通透的特质,成为中国人心中跨越千年的美的象征,自古文人墨客便对其情有独钟,将翡翠的形、色、质、韵凝于笔端,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中国人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的载体,让方寸美玉承载了天地之精华、人文之底蕴。

赞美翡翠玉诗句

翠色为魂:一抹绿意染诗行

翡翠之美,首在其色,那抹绿,是春日新柳的嫩芽,是夏日深潭的碧波,是秋日远山的苍翠,更是冬日松柏的生机,古人笔下的翡翠之色,从来不是单一的绿,而是层次丰富、意境悠长的色彩诗篇。
“翠色连天远,冰心映日长”,这联诗以“连天”写翠色的浓郁与辽阔,仿佛将整片青山都揉进了玉中;又以“冰心”喻其通透,日光下,翡翠的绿如清泉流淌,透着丝丝凉意,让人联想到“冰绾春魂”的清雅,另有“一泓秋水涵翠色,半壁烟霞锁碧痕”,以秋水的清澈映衬翡翠的通透,以烟霞的流动写其色彩的变幻,“碧痕”二字,则点出翡翠天然纹理的灵动,如山间溪流蜿蜒,又如云霞缭绕,静中有动,意趣盎然。
这抹绿,在诗人眼中是“生命的颜色”,杜甫写“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虽未直言翡翠,却与翡翠的翠色意境相通——碧绿的山与欲燃的花,正是翡翠色彩最生动的注脚,而“翠色欲流”一词,更是直接道出了翡翠绿的极致:那绿仿佛要流淌下来,带着生命的张力,让人心醉神迷。

质地为韵:温润如脂沁心脾

翡翠之美,亦在其质,温润、细腻、坚韧,这些特质让翡翠不同于金银的璀璨,多了几分内敛与含蓄,古人形容玉质,最爱用“温”与“润”二字,而翡翠正是这两者的极致体现。
《诗经》有云:“温其如玉,润之若脂。”短短八字,道尽翡翠的质感——触摸它,如抚婴儿肌肤,细腻中带着柔韧;观其光泽,如油脂般温润,不似钻石那般锋芒毕露,却自有内敛的光华,仿佛将时光的温柔都凝聚其中,苏轼曾以“冰肌玉骨清无汗”咏花,这八字用来形容翡翠的质地亦恰如其分:“冰肌”写其纯净无瑕,无半点杂质;“玉骨”显其坚韧致密,结构紧密;而“清无汗”则道出翡翠的清凉感,夏日持握,仿佛能感受到山泉的沁凉,让人心神宁静。
更有“白璧无瑕”的典故,虽原指白玉,但翡翠中的“玻璃种”“冰种”,同样以“无瑕”为贵,诗人笔下的“瑕不掩瑜”,更凸显了翡翠的质地之美——即便有细微纹理,也如“美人痣”般,为其增添独特韵味,而非瑕疵。

文化为魂:比德于玉寄深情

在中国文化中,玉不仅是美的物件,更是德行的象征,翡翠作为玉中珍品,自然承载了这份厚重的文化意蕴。“君子比德于玉”,古人将玉的温润、坚韧、纯净等特质,与君子的仁、义、智、勇等品德相比,而翡翠的诗句,正是这种“比德”文化的生动体现。
《礼记》言:“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这直接点明玉的温润泽被赋予君子的仁德,翡翠的“温润”,不仅是触感,更是品性——不张扬,不浮躁,如谦谦君子,润物无声,而“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气节,更让翡翠成为坚贞不屈的象征,诗人常以玉喻志,如“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翡翠的坚韧,正是这种精神的物化。
翡翠还常与爱情、吉祥相连。“玉手镯镯映翠色,佳人眉黛远山青”,这联诗将翡翠镯子与佳人的眉黛相映,既是装饰之美,更是爱情的隐喻——镯子的圆形象征团圆,翠色则寓意情深意浓,而“翡翠鸳鸯”的意象,更是爱情的经典象征,“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翡翠的永恒,便成了爱情永恒的见证。

赞美翡翠玉诗句

经诗句韵一览表

为更直观感受翡翠诗句的魅力,特整理经典诗句如下:

诗句 出处/作者 赏析
翠色连天远,冰心映日长 明清咏玉诗 以“连天”写翠色浓郁,“冰心”喻通透清冽,展现翡翠的色彩与清冽之美。
温其如玉,润之若脂 《诗经·秦风·小戎》 “温”“润”直指翡翠质感,如油脂般细腻柔和,体现玉的温润特质。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苏轼《洞仙歌》 借花喻玉,“冰肌玉骨”写纯净无瑕,“清无汗”显清凉感,突出高洁。
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 《礼记·聘义》 点明玉的文化内核,翡翠的温润泽被赋予君子仁德,象征品德高尚。
宁可玉碎,不可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以玉的“碎”喻坚守气节,体现翡翠所代表的高洁不屈的精神品格。

从诗句中窥翡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块美玉,更是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对的向往,翠色、冰心、温润、比德……这些词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翡翠的文化图谱,也让这方寸美玉在时光中愈发璀璨,它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人文的结晶,承载着中国人对天地、对生命、对情感的永恒思考。

相关问答FAQs

问:古代诗词中直接描写翡翠的诗句多吗?为什么?
答:古代诗词中直接以“翡翠”为题的诗句相对较少,多是用“玉”“碧”“翠”等词代指,这是因为“翡翠”一词在古代更多指一种鸟(即翡翠鸟,羽毛翠绿),作为玉石名称的用法在明清后才逐渐普及,古人更常用“玉”来统称这类美玉,通过描写玉的色泽、质地来间接体现翡翠的美,如“温其如玉”“冰肌玉骨”等,既符合当时的语言习惯,也拓展了诗歌的意象空间。

赞美翡翠玉诗句

问:为什么中国人常用诗句赞美翡翠,这背后有哪些文化心理?
答:中国人用诗句赞美翡翠,背后深层的文化心理包括:一是“天人合一”的审美观——翡翠源于自然,其色彩纹理被视为天地精华的凝聚,诗句通过“翠色连天”“冰心映日”等意象,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结合;二是“比德于玉”的伦理观——玉的温润、坚韧等特质被赋予君子品德,诗句通过“君子比德于玉”等表达,将物质之美升华为精神追求;三是“寄情于物”的情感观——翡翠作为佩饰,常被寄托吉祥、爱情等美好祝愿,诗句如“玉手镯镯映翠色”,将人的情感与玉的意象融合,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周东方书法的独特魅力究竟源自何处?
« 上一篇 08-26
邢万岭书画艺术有何独特之处引人入胜且值得深入探究?
下一篇 » 08-2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