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洲画家有何独特艺术风格与代表成就?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耿玉洲,1945年出生于山东潍坊,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以扎根齐鲁大地的创作情怀与雄浑厚重的艺术风貌著称,自幼浸润于传统文化,少年时临摹《芥子园画谱》,打下传统笔墨根基;后考入山东艺术学院,师承于希宁、黑伯龙等画坛大家,系统研习中国画技法,在“师古人”与“师造化”的双重修炼中,逐步形成兼具北派山水的雄健与南宗山水的灵动的独特艺术风格,其作品以齐鲁山水为母题,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等机构收藏,成为当代山东画坛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之一。

耿玉洲画家

耿玉洲的艺术成长历程,是一条在传统与创新中不断探索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他求学于山东艺术学院,正值中国画坛“推陈出新”的探索期,他既沉醉于宋元山水的“气韵生动”,又深受黑伯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念影响,常背起画箱深入泰山、黄河、沂蒙山等地写生,在泰山的十八盘感受山势的险峻,在黄河壶口体察水流的奔腾,在沂蒙山区的村落捕捉生活的烟火——这些写生积累不仅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更让他的作品摆脱了传统山水的程式化,充满了鲜活的时代气息,80年代后,他的艺术风格逐渐成熟,笔墨上既保留传统“勾、皴、染、点”的技法精髓,又融入现代构成意识,画面气势开阔而不失细腻,意境深远而充满张力。

耿玉洲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可概括为“雄浑中见灵秀,厚重中蕴空灵”,在笔墨语言上,他善用中锋勾勒山石骨架,线条刚劲有力,如“铁线描”般坚韧;侧锋皴擦则追求“毛、涩、厚、重”,以“披麻皴”“解索皴”表现山石的肌理,辅以“破墨”“积墨”技法,使墨色层次丰富,既有北宋范宽的“雄强”,又有元代倪瓒的“清逸”,设色上,他常以“浅绛”为基调,赭石、花青的淡雅渲染,间或以朱砂、石青点染秋树、崖壁,既不艳俗,又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感染力,构图上,他多采用“高远”“深远”结合的取景法,如《泰山雄姿》以主峰为视觉中心,云雾缭绕中群山起伏,近景松柏苍劲,远景空灵缥缈,形成“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意境,其题材始终围绕齐鲁大地,泰山的巍峨、黄河的奔腾、沂蒙的秀美,都在他的笔下化为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符号,展现出对家乡山水的深沉热爱。

以下为耿玉洲山水画艺术风格分期表,清晰呈现其艺术演变轨迹:

耿玉洲画家

时期 时间跨度 风格特点 代表技法 代表题材
传统奠基期 1960s-1980s 以临摹古画为主,注重传统笔墨法度,构图严谨,风格清雅。 勱、皴、染为主,师法宋元山水。 传统山水、小幅写生
融合探索期 1980s-2000s 融合写生感悟,笔墨逐渐自由,构图开始突破程式,注入生活气息。 披麻皴、解索皴结合,破墨法的运用。 泰山、黄河、沂蒙山实景写生
成熟升华期 2000s至今 风格雄浑厚重,气韵生动,笔墨老辣,构图宏大,意境深远。 积墨法、点染法结合,独创“斧劈披麻皴”。 泰山系列、黄河颂、齐鲁青未了

耿玉洲的代表作品中,《泰山雄姿》(1985年)是其艺术成熟期的标志性作品,画面以泰山主峰为核心,采用“高远”构图,近景松柏以浓墨勾勒,枝干虬劲如龙;中景山石以“披麻皴”层层皴擦,墨色由浓转淡,表现出山石的质感与层次;远景云雾以淡墨渲染,留白处似云似水,营造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黄河颂》(1998年)则聚焦黄河的动态美,S形的水流线条贯穿画面,近景巨石以“斧劈皴”表现其坚硬,中景河水以“飞白笔”勾勒浪花,远景河面以淡墨晕染,既展现了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又蕴含了对母亲河的深情礼赞。《齐鲁青未了》(2005年)取自杜甫诗句,以青绿设色为主,将泰山、沂山、鲁山等齐鲁名山的元素融合,画面青翠欲滴,间以村落、田舍点缀,既有传统山水的意境,又充满了新时代的田园气息。

在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方面,耿玉洲曾任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其作品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山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等,他不仅以个人创作推动山东山水画的发展,更致力于艺术教育,培养了一批青年画家,其“扎根生活、传承创新”的艺术理念,对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成为研究当代山东山水画的重要范本。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耿玉洲的山水画如何体现“传统与创新的统一”?
解答:耿玉洲在创作中始终坚守“传统为根,创新为魂”的理念,传统上,他深入研习宋元明清大家的笔墨技法,如范宽的“雨点皴”、黄公望的“浅绛设色”、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注重“骨法用笔”与“气韵生动”的传统美学标准;创新上,他坚持“外师造化”,深入齐鲁大地写生,将泰山之雄、黄河之壮、沂蒙之秀等自然景观融入画面,突破传统山水的程式化构图,用现代审美意识强化画面的视觉张力,黄河颂》中,他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的水墨韵味,又通过S形线条与浓墨块面的结合,赋予作品奔腾的时代气息,实现了传统笔墨精神与当代审美需求的统一。

耿玉洲画家

问题2:耿玉洲的泰山题材作品有何独特之处?
解答:耿玉洲的泰山题材作品是其艺术成就的核心体现,独特之处有三:一是“形神兼备”,他不仅精准捕捉泰山“五岳独尊”的雄伟形态,更注重表现其“稳如泰山”的精神气质,如《泰山雄姿》中主峰的巍峨与山间云雾的流动形成对比,既写实又写意;二是“人文情怀”,他常在泰山的松柏、云海中融入历代文人登临的文化意象,如描绘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赋予作品深厚的历史底蕴;三是“笔墨创新”,在表现泰山石质的坚硬时,他独创“斧劈皴与披麻皴结合”的技法,刚柔并济,既表现了山石的肌理,又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使泰山形象既有传统山水的厚重,又具有当代艺术的视觉冲击力,成为“泰山画派”的重要代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书法家申伟
« 上一篇 09-22
书法家张骥
下一篇 » 09-2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