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唐小飞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唐小飞作为当代中国画坛极具探索精神的艺术家,其创作轨迹横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以独特的“水墨融彩”语言构建了一个既扎根文化传统又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世界,他196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在江南水乡的氤氲墨香中成长,外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画爱好者,常握着他的手临摹《芥子园画谱》,童年的涂鸦中已显露出对线条与墨色的敏感,198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陆俨少、童中焘等国画大家,系统研习宋元山水的笔墨法则与意境营造,同时也接触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在传统与当代的张力中开始思考中国画的创新路径,大学期间,他常背着画袋遍游黄山、雁荡山、桂林等地,对景写生时不仅记录山川形貌,更注重捕捉自然中“气韵生动”的生命感,积累了数千幅写生稿,这些素材后来成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画家唐小飞

1990年毕业后,唐小飞曾在杭州某中学担任美术教师,课余时间坚持创作,这段时期他经历了“传统笔墨的淬炼”与“现代意识的萌芽”双重探索:他反复临摹《富春山居图》《早春图》等经典,深入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他尝试将西方绘画的光影、色彩元素融入水墨,例如在表现江南烟雨时,突破传统“水墨为上”的局限,以淡墨为底,趁湿施以花青、藤黄,通过水分的自然渗透营造出雨雾朦胧的层次感,这种“墨彩交融”的实验性语言,成为他日后艺术风格的雏形,2000年,他辞去教职,成为职业画家,全身心投入创作,并先后在杭州、北京、上海举办个人画展,逐渐引起业界关注。

唐小飞的艺术风格以“山水为骨,色彩为魂”,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意境本乎自然”,他打破了传统山水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的单一范式,构建了“墨为骨、彩为韵、意为魂”的三位一体创作体系,在笔墨技法上,他既保留传统披麻皴、解索皴的笔法表现山石肌理,又创新性地采用“撞色法”“渍染法”和“积彩法”:例如在表现西部山峦时,以浓墨勾勒山势骨架,再以赭石、朱砂层层积染,通过墨与色的相互渗透,形成苍茫厚重的质感;而在描绘江南园林时,则用淡墨晕染背景,施以石青、石绿点缀,营造出清雅明快的意境,其构图常采用“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了传统山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层次,又融入西方绘画的视觉焦点,增强画面的冲击力,他的作品中常出现“都市山水”的新题材——将高楼、桥梁等现代元素与传统山水并置,通过水墨的写意性消解工业文明的生硬,表达对传统与现代共生关系的思考。

唐小飞的创作生涯可分为三个鲜明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追求与探索成果,早期(1990-2000年)以“传统写生与技法研习”为核心,代表作《西湖烟雨图》《雁荡秋色》等,注重对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笔墨清新,意境淡远,此时的他更像一位“传统的守护者”,在写生中夯实基础,中期(2001-2015年)进入“融合创新期”,代表作《江南新语》系列、《都市烟云》系列,大胆引入色彩与现代题材,《江南新语》以明快的花青、藤黄表现水乡的粉墙黛瓦,将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并置,既保留了江南的温婉,又透露出时代变迁的痕迹,该系列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标志着其艺术风格的成熟,2016年至今)为“人文关怀与多元探索期”,代表作《山河入梦》系列、《墨韵敦煌》系列,《山河入梦》将山水与人物结合,以山水为背景,融入都市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人在自然中”的哲学思考;《墨韵敦煌》则借鉴敦煌壁画的色彩与线条,用金、银、石青等矿物颜料勾勒山峦,赋予传统山水宗教般的神圣感与历史厚重感,以下是唐小飞艺术创作分期与代表作品表:

画家唐小飞

阶段 时间 创作特点 代表作品 重要事件
早期 1990-2000年 传统技法研习,自然写生为主 《西湖烟雨图》《雁荡秋色》 在杭州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中期 2001-2015年 色彩与笔墨融合,现代题材介入 《江南新语》系列 《江南新语》获全国美展优秀奖
近期 2016年至今 风格成熟,人文关怀,题材多元 《山河入梦》系列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唐小飞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作品本身,更在于他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他倡导“师传统、师造化、师心源”的教学理念,强调画家既要扎根传统笔墨,又要深入生活写生,更要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代思考,他培养的青年画家中,多人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形成了“唐氏山水”的创作群体,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出版《水墨画色彩技法研究》《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等专著,系统阐述了自己对传统与现代、笔墨与色彩关系的理解,他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幅作品用于乡村美育慈善拍卖,助力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2022年,唐小飞艺术基金成立,专门用于支持青年艺术家创作与传统绘画保护,彰显了一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唐小飞的艺术世界,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是东方与西方的交融,更是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的共振,他以水墨为媒介,以色彩为语言,以山水为载体,构建了一个既承载文化记忆又面向未来的艺术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既能看到宋元山水的悠远意境,也能感受到当代都市的生活气息;既能体会到笔墨的精妙,也能领略到色彩的魅力,正如他所言:“画山水,画的不仅是山川草木,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唐小飞用他的画笔,守护着这份家园,也开拓着它的边界,为中国画的当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FAQs:

画家唐小飞

问:唐小飞的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答:唐小飞的艺术风格形成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家庭与学院教育奠定了他的传统功底,自幼临摹《芥子园画谱》及大学期间师从陆俨少等名家,让他系统掌握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法则;多年遍游名山大川的写生经历,让他从自然中汲取了“气韵生动”的创作灵感,积累了丰富的视觉素材;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与思考,促使他突破传统“水墨为上”的局限,大胆引入色彩、光影等元素,形成“墨彩交融”的语言;当代社会生活的体验,让他将都市、建筑等现代题材融入山水,赋予传统艺术时代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他兼具古典韵味与当代气息的独特风格。

问:唐小飞的《山河入梦》系列为何被称为“都市山水的代表作”?
答:《山河入梦》系列被称为“都市山水的代表作”,主要在于它实现了传统山水题材与现代都市生活的有机融合,在内容上,它打破了传统山水画对“自然山水”的单一描绘,将高楼、立交桥、路灯等现代都市元素与山川、树木、云雾等自然景物并置,构建了“都市中的自然”与“自然中的都市”双重意境;在技法上,他保留传统山水的写意笔墨,如用披麻皴表现山石,用淡墨晕染云雾,同时采用焦点透视增强画面的空间真实感,使现代建筑与传统山水在视觉上和谐共生;在主题上,作品通过“人”的意象(如行走的路人、窗前的人影)连接山水与都市,表达“人在自然中,自然在都市中”的哲学思考,回应了当代人精神家园的缺失与追寻,因此被称为“都市山水的代表作”。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高龄书画家
« 上一篇 今天
潘晓波书法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