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画家金榕,名树荣,字榕,号墨禅,浙江绍兴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卒于1960年,是民国海上画坛兼具传统笔墨与时代气息的重要代表,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幼浸润于诗文书画,早年师从海上名家王震(一亭),后经王震引荐,得以拜谒吴昌硕,深得金石笔法之精髓,金榕的艺术生涯横跨清末民初,经历了传统绘画的变革与转型,其作品以山水、花鸟见长,画风浑厚雅致,既有“南宗”的温润,兼有“北宗”的刚劲,在民国画坛独树一帜,被誉为“海上艺林中的隐逸高士”。
生平与艺术历程
金榕的早年求学之路,恰逢中国社会新旧交替之际,1912年,他随家人迁居上海,入上海美专旁听,系统研习素描与色彩,但并未放弃传统笔墨的根基,他坚信“笔墨当随时代”,既临摹宋元山水如范宽、董源,又师法自然,曾三游黄山,两登泰山,将写生所得融入画中,打破了明清以来山水画的程式化倾向,1925年,他加入“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与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等过从甚密,在切磋中逐渐形成“以书入画、以墨为魂”的艺术理念。
抗战爆发后,金榕蛰居上海,以鬻画为生,生活清苦却笔耕不辍,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多寄寓家国情怀,山水画中常出现孤松、寒江、断雁等意象,花鸟画则偏爱梅、兰、竹、菊,以笔墨抒发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1947年,他与张大千、刘海粟等在上海举办“当代名家画展”,其《黄山云海图》以“云海翻涌如沸,松涛声若隐若现”的评价轰动一时,奠定了其在海上画坛的地位,1954年,他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晚年致力于传统绘画教育,培养了陈佩秋、程十发等一批后起之秀。
艺术风格与成就
金榕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对传统笔墨的创造性转化与对时代精神的捕捉,他的山水画承袭宋元“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但更注重空间的层次感与光影的明暗变化,善用披麻皴、解索皴表现山石肌理,墨色上以浓淡干湿结合,形成“墨分五色”的丰富层次,如代表作《黄山云海图》,以浓墨勾勒山峰轮廓,淡墨渲染云海流动,间以留白表现天光,既有黄山之险峻,又不失文人画的空灵。
花鸟画方面,金榕深受吴昌硕“金石味”影响,强调线条的力度与结构的准确性,他笔下的花卉,如《荷塘清趣》,荷叶以泼墨法挥就,自然晕染;荷花则以胭脂色点染,娇艳而不俗;荷梗中锋用笔,挺拔有力,尽显“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晚年喜画松鹰,松针以“攒针法”密布,苍劲老辣;鹰眼以焦墨点睛,目光如炬,尽显威猛之气,寓意坚韧与高远。
金榕的艺术理念可概括为“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他认为“古人笔墨是基础,自然造化是源泉,心性感悟是灵魂”,反对一味摹古,主张“笔墨当随时代,画中有我”,他的画作既有传统文人的雅致,又融入了写生的生动与时代的气息,形成了“浑厚而不失灵动,雅致而不失大气”的独特风格。
代表作品与收藏
金榕的作品存世量约200余件,多藏于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民间流通较少,更显珍贵,以下是部分代表作品及收藏情况:
作品名称 | 类型 | 艺术特点 | 收藏机构 |
---|---|---|---|
《黄山云海图》 | 山水 | 墨色层次丰富,云海翻涌,山峰险峻,展现黄山奇景与画家磅礴气魄 | 上海博物馆 |
《荷塘清趣》 | 花鸟 | 泼墨荷叶与设色荷花结合,兼工带写,清雅脱俗,体现文人画的闲适意境 | 浙江省博物馆 |
《松鹰图》 | 花鸟 | 松针苍劲,鹰眼炯炯,以金石笔法表现松之坚韧与鹰之威猛,寓意深远 | 苏州博物馆 |
《溪山清远》 | 山水 | 以淡墨勾勒远山,近景树木浓密,中景溪水平静,意境空灵,体现“南宗”温润 | 中国美术馆 |
艺术影响与历史地位
金榕是民国海上画坛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坚守传统却不固步自封,将金石笔法、写生理念与文人画精神相结合,为传统绘画的现代化探索了路径,他的弟子陈佩秋曾评价:“金榕先生教我‘以书养画,以画养心’,他的笔墨不是死学古人,而是让古人为我所用。”这种理念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画家的成长,推动了海上画派的发展。
金榕的艺术实践也体现了民国文人的精神追求,在战乱年代,他以画笔记录时代,以笔墨坚守文脉,其作品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研究民国社会文化与文人精神的重要史料,他的画作在艺术市场上备受关注,2021年其《松鹰图》在中国嘉德拍出860万元高价,印证了其在艺术史上的价值。
相关问答FAQs
Q1:金榕的艺术风格与吴昌硕有何异同?
A:金榕早年深受吴昌硕影响,尤其在“以书入画”和金石笔法的运用上,继承了吴氏的浑厚古拙,但二者有明显差异:吴昌硕花鸟画以“大写意”为主,色彩浓艳,风格豪放;金榕则更注重“写意与写实的结合”,花鸟画用色雅致,风格清逸,且山水画成就突出,这是吴昌硕较少涉猎的领域,金榕强调写生,作品更具自然气息,而吴昌硕更重“书卷气”,笔墨更具抽象性。
Q2:金榕的作品为何在当代艺术市场备受关注?
A:金榕作品在当代市场受关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他是民国海上画派代表,存世量稀少,且多藏于国有博物馆,民间流通作品“一画难求”;其二,其艺术风格兼具学术性与观赏性,传统笔墨功底深厚,又融入时代精神,符合当代藏家“学术收藏”与“审美投资”的双重需求;其三,随着民国书画市场升温,作为与齐白石、黄宾虹同时代的画家,其艺术价值被重新挖掘,价格稳步上升,成为艺术市场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