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余强,其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有何独到之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余强,1965年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绍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家,自幼受家庭熏陶,五岁临池学书,八岁习画,先后师从沙孟海、陆俨少等艺术大家,四十余年深耕书画艺术,形成“以书入画、以画养书”的独特艺术风貌,其作品兼取南北之长,既有江南文人的温润雅致,又含北方山水的雄浑大气,在当代书画界独树一帜。

书画家余强

在书法领域,余强主攻行草,兼及楷隶,深研“二王”的秀逸、米芾的跌宕,并融入碑学的雄浑笔力,他的书法线条刚柔并济,结体奇正相生,于传统法度中见个性,如行书作品《心经》长卷,以流畅的行气贯穿全篇,结字随势生形,时而疏可走马,时而密不透风,既得“书为心画”之真意,又具“力透纸背”的视觉张力,楷书则取法欧阳询的险峻与颜真卿的浑厚,代表作《朱子家训》中宫紧收、笔势开张,展现出端庄而不失灵动的书风。

绘画方面,余强擅长山水,偶作花鸟,笔墨上承宋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旨,他常以江南水乡、钱塘江景、黄山烟云为题材,构图疏密有致,意境空灵悠远,其山水画善用“破墨”“积墨”法,通过墨色浓淡干湿的叠加,表现山石的肌理与云雾的流动,如《溪山清远图》,以淡墨勾勒远山轮廓,浓墨皴擦近景岩壁,留白处云气缭绕,营造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意境,花鸟画则多为水墨写意,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荷花的清雅、梅花的傲骨,笔墨简练而韵味悠长。

余强的艺术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1980-1990年)以临摹传统经典为主,打下坚实的笔墨功底,期间作品多次入选省级青年书画展;中期(1991-2010年)遍游名山大川,将写生与传统技法结合,形成个人风格,作品《黄山松云图》获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出版首部个人画集;成熟期(2011年至今)担任杭州书画研究院院长,主持“传统书画创新”课题,作品多次赴海外展出,艺术理念“笔墨当随时代,传承贵在创新”影响深远,他还热心公益,创办“余强书画公益学堂”,培养青少年学员千余人,推动传统书画普及。

书画家余强

以下为余强艺术年表(部分): | 时间 | 事件/成就 | |------------|-------------------------------------------| | 1985年 | 拜入沙孟海门下,系统学习书法理论与技法 | | 1998年 | 作品《黄山松云图》入选全国山水画展 | | 2010年 | 获浙江省“文艺突出贡献奖” | | 2015年 | 任杭州书画研究院院长,主持“传统书画创新”课题 | | 2020年 | 《溪山清远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时代丹青”奖 | | 2023年 | 在法国巴黎举办“东方墨韵——余强书画展” |

相关问答FAQs

  1. 问:余强的书法与绘画艺术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关联?
    答:余强强调“以书入画,以画养书”,书法的线条质感与绘画的笔墨语言深度融合,其书法中的行草笔法(如提按、转折、飞白)直接应用于山水画的皴擦点染,使山石轮廓更具筋骨;而绘画中的墨色浓淡变化又反过来丰富书法的层次感,例如在《心经》长卷中,部分字的枯笔与山水画的“破墨”法异曲同工,形成“书画同源”的艺术境界。

    书画家余强

  2. 问:余强在传统书画传承与创新方面有哪些具体实践?
    答:传承上,他坚持“师古人更要师造化”,带领学员临摹经典的同时,组织写生团深入江南水乡、名山大川,将传统技法与自然实景结合;创新上,他尝试将现代构成理念融入传统山水画构图,如《溪山清远图》中采用“S形”动线分割画面,既保留传统“三远法”的空间感,又具现代视觉节奏,他还探索书画与数字艺术的结合,通过VR技术展示创作过程,吸引年轻受众。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书画家孔方,其书画艺术有何独特魅力与不凡故事?
« 上一篇 09-19
国画家寅坤的绘画风格与艺术追求有何独特魅力?
下一篇 » 09-1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