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赵学贵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画家赵学贵,1948年出生于河北保定,自幼浸润于燕赵文化沃土,少年时便以“涂鸦”闻名乡里,1968年入河北艺术学院(今天津美术学院)深造,师从孙其峰、王颂余等画坛大家,系统研习传统笔墨与西方造型技法,毕业后深耕画坛五十余载,以山水画为根基,兼擅花鸟、人物,形成“雄浑中见灵秀,苍劲中蕴温润”的独特艺术风貌,被业界誉为“当代北方山水画的重要践行者”。

画家赵学贵

艺术之路:从师古到创新的蜕变

赵学贵的艺术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70-1980年代)以“师古人”为主,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经典,深研“勾、皴、染、点”四法,尤擅“披麻皴”“解索皴”,笔下山水具北宋之骨、南宋之韵,此间代表作《太行晨曦》(1975年)以浓墨勾勒太行山势,淡墨晕染晨雾,获河北省青年美展一等奖,初显其驾驭宏大场景的能力。

中期(1990-2000年代)转向“师造化”,遍游名山大川:五岳之雄、黄山之奇、漓江之秀,皆入画境,他打破传统山水“三远法”的程式,将西画透视融入构图,使画面更具空间纵深感,1998年创作的《黄河魂》,以“高远”视角描绘黄河壶口瀑布,急流飞瀑以“破墨法”表现,水花四溅;崖壁则以“积墨法”层层叠加,厚重如铁,获“中国美术金彩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新世纪以来,进入“师心”阶段,赵学贵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意境贵在真情”,他不再拘泥于自然景物的再现,而是以山水为载体,表达对生命、家园的哲思,如《燕山人家》(2015年),将北方民居的青砖灰瓦与层叠山峦融为一体,墨色中融入赭石、花青,既显苍茫古意,又透出人间烟火气,形成“传统笔墨+现代审美+人文关怀”的创作范式。

艺术风格:技法的突破与意境的营造

赵学贵的艺术成就,源于对传统技法的深刻理解与大胆创新,其笔墨特点可概括为“五性”:

画家赵学贵

技法维度 具体表现 代表作品体现
用笔 以“中锋”为骨,“侧锋”为肌,行笔刚劲中见柔韧,如“锥画沙”“屋漏痕”,线条富有弹性与节奏感。 《太行新绿》(2020年)中,山石轮廓以中锋勾勒,转折处如铁线银钩,树枝则以侧锋扫出,飞白中见老辣。
用墨 善用“浓、淡、干、湿、焦”五墨,尤擅“破墨”与“积墨”:浓墨破淡墨显层次,淡墨积干墨显厚重,墨色变化丰富而不腻。 《溪山清远》(2018年)以淡墨晕染远山,浓墨点染近树,中部留白处用淡墨渲染水汽,形成“虚实相生”之境。
构图 融合“全景式”与“边角式”构图,常以“S”形或“C”形脉络串联画面,既显山势连绵,又留“气口”透气,避免满塞。 《苍岩叠翠》(2016年)以左侧山势为屏障,右侧溪流蜿蜒而出,形成“开合有致”的空间张力。
色彩 “水墨为体,淡彩为用”,在水墨基础上施以赭石、花青、藤黄等色,色彩雅致不艳俗,与墨色相得益彰。 《荷塘清趣》(2019年)以水墨写荷叶,花青染荷瓣,赭石勾莲蓬,清雅中透生机。
意境 追求“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山水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精神家园,常于画中题写短诗,深化主题。 《故园秋色》(2022年)描绘家乡秋景,题诗“太行西望路漫漫,一树红枫是故园”,寄托乡愁。

艺术成就与行业影响

赵学贵不仅是画家,更是艺术教育的推动者,他曾任河北美术学院教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培养弟子百余人,其中多人成为画坛中坚,其艺术成就获业内广泛认可:1999年获“中国百杰画家”称号,2010年被文化部授予“当代优秀艺术家”称号,2018年“赵学贵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作品80余件,引发轰动。

他的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权威机构收藏,多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当代中国美术大展”等重要展览,并出版《赵学贵山水画集》《笔墨问道——赵学贵的艺术世界》等专著,业内评价其“以北方山水之雄浑,融江南画派之灵秀,为当代山水画开辟新境”。

社会活动与艺术传承

赵学贵始终秉持“艺术为人民”的理念,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自2000年以来,他先后在保定、石家庄、邯郸等地举办“公益书画展”,所得款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2015年发起“太行山写生计划”,带领青年画家深入太行山区,用画笔记录乡村振兴成果;2020年疫情期间,创作《众志成城》等作品捐赠武汉,被央视专题报道。

他常说:“画家不仅要画好画,更要画有温度的画。”这种对艺术的赤诚与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其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典范。

画家赵学贵

相关问答FAQs

Q1:赵学贵的山水画与北方传统山水画(如李可染、贾又福)有何异同?
A:赵学贵的山水画与李可染、贾又福同属北方山水画体系,均以雄浑、厚重为基调,但李可染善用“逆光法”,画面光影感强烈;贾又福以“神秘山水”著称,充满超现实想象,赵学贵则更注重“笔墨的书写性”与“意境的生活化”,他既吸收李可染的墨法厚重,又借鉴贾又福的构图创新,但更强调“画中有我”,通过家乡山水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更贴近大众审美。

Q2:作为画家,赵学贵如何看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A:赵学贵认为“传统是根,创新是魂”,他曾说:“没有传统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的传统是无本之木。”他主张“以传统笔墨为体,以时代精神为用”,既要深入临摹古人,掌握笔墨规律;又要走进生活,从自然与时代中汲取灵感,他画太行山,既保留范宽的雄浑笔意,又加入现代人对生态保护的思考,使传统题材焕发新活力。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水墨油画家
« 上一篇 今天
艳国画家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