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马,作为马艺术形象的一种独特存在,以其斑斓的毛色纹饰或装饰性花纹,成为历代画家笔下兼具自然之美与文化意蕴的题材,从唐代鞍马画的雄浑写实,到当代艺术的多元创新,花马不仅是画家对自然生命的观察与再现,更是承载着力量、吉祥、自由等精神象征的文化符号,历代画家以笔墨为媒,勾勒花马的形神,赋予其超越形态的艺术生命力,形成了独特的绘画传统。
在中国绘画史上,唐代是鞍马艺术的鼎盛时期,花马的形象也开始频繁出现,作为唐代鞍马画的代表,韩干以画御马闻名,其笔下马匹“肥大不失神骏”,虽多以纯色为主,但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已能表现毛发的光泽与质感,如《照夜白图》中的白色骏马,以淡墨晕染身躯,浓墨点画鬃尾,虽无繁复花纹,却通过光影般的墨色层次,营造出“花”的视觉效果,可视为花马艺术的早期雏形,与韩干同时代的韦无忝则更善画异兽,其笔下的马匹常带有想象性的花纹,或如豹纹般斑驳,或如锦缎般绚烂,动态中透着神异之气,为花马注入了浪漫主义色彩,宋代李公麟以白描著称,其《五马图》中,“凤头骢”“锦膊骢”等名马,均以精细线条勾勒不同毛色:“锦膊骢”在肩颈处有如锦缎般的斑纹,通过线条的疏密变化表现毛发的层次;“好头赤”则通体赤红,四蹄雪白,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成为宋代花马写实的典范。
近现代以来,随着中西艺术的融合,花马画在技法与观念上均突破了传统框架,徐悲鸿作为融合中西的大师,虽以画奔马闻名,但对花马的探索也独具匠心,他注重马的解剖结构,以西方素描的精准线条造型,结合中国写意的笔墨韵味,使花马既具真实感又富笔墨意趣,其笔下偶尔出现的斑纹马,多以浓淡墨直接点染花纹,或辅以淡彩晕染,既保留了马匹的肌肉力量感,又让花纹自然融入整体画面,刘海粟则将泼彩技法引入花马创作,以石青、石绿、朱砂等色泼洒出抽象的花纹,马身色彩浓烈而富有层次,如《泼彩马》系列,花纹似云似雾,充满现代审美意趣,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后,将工笔重彩与宗教元素结合,其花马作品常以朱砂为底,用金线勾勒卷草纹、祥云纹,马身花纹繁复而庄重,既有唐代鞍马的雄浑,又具敦煌艺术的瑰丽。
当代画家的花马创作,则呈现出更加多元的面貌,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鞍马或自然斑纹,而是将花马作为文化载体,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画家赵振以“新鞍马画”著称,其作品将传统鞍马的构图与现代构成主义结合,马身花纹或借鉴青花瓷的冰裂纹、缠枝莲纹,或融入少数民族的图腾符号,如《青花花马》系列,以青白二色为主调,马身花纹如青花瓷般清雅,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美感,又具有当代艺术的视觉冲击力,史国良的人物画中,马匹常作为背景出现,其花马多取材于藏族、蒙古族等游牧文化,马身花纹以红、蓝、黄等纯色平涂,线条粗犷,色彩饱满,充满地域特色与生活气息,何家英的工笔花马则注重细节刻画,他采用“丝毛法”表现马匹的毛发,以细腻的线条勾勒每一处花纹,如《骏马图》中的花马,鬃毛如丝,花纹如绣,既工整细腻又充满生命力,体现了当代工笔画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以下为部分花马画家及其艺术特征概览:
画家 | 时代 | 画派/技法 | 花马艺术特征 | 代表作品举例 |
---|---|---|---|---|
韩干 | 唐代 | 鞍马画 | 墨色浓淡表现毛色光泽,写实中见神韵 | 《照夜白图》 |
韦无忝 | 唐代 | 异兽画 | 想象性花纹,动态生动,神异之气 | 《五王醉归图》(马匹部分) |
李公麟 | 宋代 | 白描 | 线条勾勒毛色层次,花纹精细写实 | 《五马图》 |
徐悲鸿 | 近现代 | 中西融合 | 结构准确,墨色斑纹,兼具力量与笔墨 | 《奔马图》(部分花马尝试) |
刘海粟 | 近现代 | 泼彩 | 抽象色彩花纹,浓烈而富有层次 | 《泼彩马》 |
张大千 | 近现代 | 工笔重彩 | 装饰性纹样(云纹、宗教纹),庄丽 | 《工马图》 |
赵振 | 当代 | 新鞍马画 | 传统与现代纹样结合,构成感强 | 《青花花马》 |
史国良 | 当代 | 人物画背景 | 地域性装饰花纹,色彩饱满,生活气息 | 《藏族牧马图》 |
何家英 | 当代 | 工笔 | 细腻丝毛,写实花纹,工整而生动 | 《骏马图》 |
花马画的发展历程,从唐代写实的御马,到宋代白描的精细,再到近现代中西融合的创新,直至当代多元文化的碰撞,不仅体现了画家对自然观察的深入,更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美学观念与文化精神,花马作为艺术形象,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力量、美好与自由的向往,成为中国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视觉符号。
FAQs
-
问:花马与普通马在绘画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区别主要体现在表现重点上,普通马绘画侧重于动态、结构、神韵的写实再现,如徐悲鸿的奔马强调力量与速度;而花马则在写实基础上,突出“花纹”这一视觉元素,或通过自然毛色斑纹(如五花、斑马纹),或通过人工装饰纹样(如云纹、卷草纹、民族纹样),赋予马匹更强的装饰性与象征意义,花马的花纹不仅是视觉点缀,更是文化符号的载体,如唐代“五花马”象征身份,当代青花花马融合传统工艺,体现文化传承。 -
问:当代画家创作花马时,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
答:当代画家主要通过“传统元素解构”与“现代表达融合”来实现平衡,传统方面,继承唐代鞍马画的雄浑气韵、宋代白描的线条功力、工笔重彩的设色技法,如赵振在《青花花马》中保留传统鞍马的构图,融入青花瓷的冰裂纹、缠枝莲纹;创新方面,结合当代审美,采用构成主义、抽象表现等手法,如用泼彩、拼贴等技法表现花纹,或赋予花马现代主题(如环保、自由),注重文化内涵的转化,如将藏族唐卡中的马纹融入花马创作,既保留地域特色,又符合当代观众的视觉习惯,实现传统精神与现代形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