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何超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书法需求 正文

何超,1965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他自幼浸润于吴门书风,祖父为当地知名私塾先生,幼时常伴祖父临池,耳濡目染间对笔墨产生浓厚兴趣,七岁始学书法,从颜真卿《多宝塔碑》入手,后转习欧阳询《九成宫》,十岁已能书就端正楷书,邻里称“小书童”,青年时期,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系统研习书法史论与技法,师从当代草书大家周慧珺先生,深得“碑帖融合”之精髓,艺术视野得以极大拓展,四十余年来,何超深耕书法艺术,楷、行、草、隶、篆五体皆能,尤以行草书成就最高,其作品熔铸晋唐神韵,兼具时代气息,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

书法家何超

何超的艺术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为“筑基期”(1980-1995年),此阶段他遍临历代经典,从汉碑《曹全碑》的秀逸到魏碑《张猛龙碑》的雄强,从王羲之《兰亭序》的飘逸到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壮,皆心摹手追,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功底,1996年至2010年为“变法期”,他在大量临摹的基础上开始融入个人思考,尝试将碑学的刚劲与帖学的灵动结合,线条追求“屋漏痕”般的浑厚质感,结体打破常规,既有传统法度,又具现代构成意识,2011年至今为“成熟期”,其艺术风格日趋鲜明,形成“雄浑中见秀逸,古朴中有新意”的面貌,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并获最高奖,先后在苏州、北京、东京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何超的书法艺术以“碑帖融合”为核心,其风格特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具体如下表所示:

风格要素 具体表现 艺术效果
笔法 方圆兼备,提按分明,中锋行笔为主,侧锋取势为辅,线条刚柔相济,富有弹性 既见碑学的金石气,又含帖学的流动感,如“锥画沙”“屋漏痕”,力透纸背
结体 奇正相生,疏密有致,打破平正对称,重心微倾,欹侧取势,部分字形夸张变形 于险绝中求平衡,既守传统法度,又具现代审美,视觉冲击力强
墨法 浓淡干湿互生,枯润相济,蘸墨饱满,注重墨色层次变化,枯笔飞白自然 墨色如“五彩斑斓”,增强画面节奏感,营造出“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意境
章法 虚实相生,行气贯通,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顾盼生姿,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形成“行云流水”般的阅读节奏
审美追求 追求“书为心画”,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融入笔墨,作品既有文人的书卷气,又具阳刚之气 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展现当代书法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情怀

在代表作品方面,何超的行草书《赤壁赋》(2015年作)堪称其风格成熟的标志,此作全长8米,以苏轼名篇为内容,用笔酣畅淋漓,线条圆劲中见方折,结体大小错落,如“乱石铺街”,却“乱中有序”,墨色由浓转淡再至枯,变化丰富,章法上首行疏朗,中行紧凑,末行舒展,形成强烈的视觉节奏,作品既见王羲之《兰亭序》的雅逸,又含黄庭坚《松风阁诗》的恢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后,被誉为“当代行草书的典范”,其楷书《心经》(2020年)亦备受推崇,此作取法欧阳询《九成宫》的险峻,融入魏碑的方笔,结体严谨而不失灵动,笔力遒劲,点画精准,被誉为“楷书正脉的当代传承”。

书法家何超

何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位热忱的书法教育家,他常说:“书法是根植于传统的艺术,传承比创新更重要。”1998年,他创办“何超书法工作室”,至今已培养弟子百余人,其中多人次在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展中获奖,他主张“技道并重”,要求学生先夯实传统基本功,再追求个性表达,教学中,他亲自示范,从执笔、用笔到结字、章法,细致入微,并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感悟生活,提升综合素养,他还积极参与“书法进校园”“书法惠民”等公益活动,累计授课超200场,走进中小学、社区、军营,让更多人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作为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他推动苏州书法资源的整理与传承,组织策划“吴门书派当代展”“苏州书法史论研讨会”等活动,为吴门书风的发扬光大作出重要贡献。

何超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他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出版《何超书法集》《行草技法解析》《书法十讲》等著作,书法十讲》被多所高校选为书法专业教材,其作品还多次入选“中国书法展”“国际书法交流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被故宫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等机构收藏,日本书道界评价其作品“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具现代艺术的创新精神,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关问答FAQs:

书法家何超

问:何超的书法艺术有哪些独特之处?
答:何超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碑帖融合”的创造性转化与个人笔墨语言的鲜明性上,其一,他打破碑与帖的界限,将碑学的刚劲、朴厚与帖学的灵动、雅逸相结合,线条兼具“金石气”与“书卷气”;其二,结体上追求“奇正相生”,在传统法度中融入现代构成意识,通过疏密、欹侧、夸张等手法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其三,墨法与章法讲究节奏感,浓淡干湿互生,虚实相生,营造出气韵生动的整体效果;其四,作品始终贯注“书为心画”的理念,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融入笔墨,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问:学习书法的人可以从何超的艺术实践中获得哪些启示?
答:学习书法的人可从何超的艺术实践中获得三方面启示:一是“传统为根,创新为魂”,他强调先扎根传统,遍临经典,再在传统基础上寻求个性表达,提醒学习者不可急于求成,需“十年磨一剑”;二是“技道并重,以学养书”,他主张书法不仅是笔墨技巧,更是文化修养的体现,鼓励学习者多读书、多感悟生活,提升综合素养;三是“融会贯通,勇于探索”,他融合碑帖、古今、中外的艺术元素,形成独特风格,启示学习者在掌握规律的同时,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冰种翡翠摆件价格高低差异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背后影响因素有哪些?
« 上一篇 09-22
画家卫健堂,画家究竟如何通过卫健堂守护的艺术创作与身心健康?
下一篇 » 09-2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