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家天德的艺术风格究竟有何独特京城印记?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天德,1958年生于北京,当代京味儿绘画代表人物,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他的画里总有老北京的烟火气——胡同口的槐花、护城河的野鸭、四合院的石榴树,用笔墨勾连起这座城市的记忆脉络。

北京画家天德

天德的艺术启蒙始于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写得一手好书法,母亲是京剧票友,天德自小在笔墨与唱腔中长大,12岁考入少年宫国画班,师从工笔画家李鹤年,临摹《芥子园画谱》,打下坚实基础,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受教于李苦禅、李可染,系统研习写意花鸟与山水画,后进入北京画院,专注将京味儿文化融入传统笔墨。

他的创作风格是“老北京的新表达”,传统水墨为骨,融入西画的光影与色彩,题材多取自市井生活:冬天的冰糖葫芦摊、夏天的什刹海荷花、秋天的香山红叶,甚至老北京人的“遛鸟”“下棋”都入画,技法上,工笔写意结合,画鸟雀用精细工笔,羽毛根根分明;画背景则用大写意,泼墨挥洒,形成“精细处见匠心,豪放处显气韵”的特点,色彩上,突破传统水墨的单一,用赭石画胡同墙,花青染护城河,朱砂点灯笼,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鲜活感。

代表作品方面,天德的创作始终围绕“北京记忆”:2005年的《胡同晨曲》画胡同口老人打太极、孩童踢毽子,市井气息扑面而来;2012年的《四季平安》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组合,用京派色彩赋予传统四季花鸟新意;2018年的《护城河记忆》则将垂柳、野鸭、游船融入画面,展现生态与人文交融的北京,这些作品不仅是视觉呈现,更是对城市变迁的记录。

北京画家天德

作为北京本土画家,天德始终致力于艺术普及,他在社区开设“京味儿绘画课”,带孩子们画胡同、画老字号;为北京冬奥会创作《京华瑞雪》,将长城与雪花结合,传递中国韵味,他曾说:“画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是城市的心跳,要让后人从画里看见今天的北京。”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获“北京文化艺术奖”“齐白石艺术奖”等,被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收藏,成为当代中国画坛连接传统与生活的重要力量。

FAQs

  1. 问:天德老师的绘画为何总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京味儿”?
    答:这源于他对北京本土文化的深度扎根,他从小在胡同长大,熟悉每条街巷的细节——槐树下的棋局、夏夜的蒲扇声、冬天的糖炒栗子香,他坚持“画身边事”,将市井百态、四时景致融入画中,同时用传统笔墨技法与现代色彩语言结合,让“京味儿”既有烟火气,又有艺术高度。

    北京画家天德

  2. 问:天德老师如何看待传统与创新在绘画中的关系?
    答:他认为传统是“根”,创新是“叶”,根深才能叶茂,他深入研究宋元花鸟画的笔墨精髓,也吸收西方绘画的光影与构图,但始终以“写意精神”为核心,比如画《什刹海冬雪》,传统水墨留白表现雪意,同时用冷暖对比色增强画面层次,既守住中国画“气韵生动”的传统,又赋予当代审美的新体验。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党育刚作为画家,其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并独树一帜的?
« 上一篇 09-21
书法家王延林书法有何独特风格与艺术成就?
下一篇 » 09-2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