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李俊昌,1965年生于河南开封,自幼浸润于中原文化沃土,醉心翰墨四十余载,以行草、隶书见长,融碑帖之长,成自家风貌,他是当代书坛将传统与创新结合的代表性书家之一,作品既承古典文脉,又具时代气息,在书法创作、教育领域均有建树。
李俊昌的书法以“古质而今妍”为追求,早年遍临《张迁碑》《兰亭序》《祭侄文稿》等经典,深得汉隶的朴拙雄浑与二王行草的飘逸灵动,其用笔方圆兼备,提按分明,转折处刚柔相济,既有碑学的金石气,又有帖学的书卷气;结字奇正相生,疏密有致,于欹侧中求平衡,在变化中显统一,章法上,他注重行气贯通,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顾盼生姿,整体节奏明快,墨色浓淡枯湿变化丰富,形成“雄秀并济”的独特风格,他的创作始终秉持“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情感,使作品既有法度又不失灵动,被誉为“有温度的书法”。
代表作品方面,李俊昌的创作主题多取材于古典诗词与时代精神,既有对经典的致敬,也有对现实的关照,以下是部分重要作品概览:
作品名称 | 创作年份 | 书体 | 艺术特点 | 收藏/展览情况 |
---|---|---|---|---|
《赤壁赋》 | 2018年 | 行草 | 笔法流畅,气韵生动,行云流水 | 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展”收藏 |
《黄河颂》 | 2020年 | 隶书 | 浑厚苍劲,气势恢宏,具金石味 | 中国国家博物馆“时代华章”展 |
《心经》 | 2019年 | 行楷 | 清雅脱俗,结字严谨,禅意浓厚 | 佛教协会“翰墨佛缘”特展 |
《兰亭集序临本》 | 2017年 | 行草 | 取法魏晋,兼采明清,意态洒脱 | 个人艺术巡回展核心展品 |
在书法教育领域,李俊昌亦倾注心力,他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授课,提出“技道双修、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强调技法训练与文化素养并重,其学生多在全国书法展中获奖,成为书坛新生力量,他还出版《李俊昌书法技法解析》《碑帖理论与实践》等专著,系统梳理书法传统与创新路径,为当代书法教育提供重要参考,作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积极推动书法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策划组织“中原书法大讲堂”等公益项目,让更多人感受书法魅力。
李俊昌的艺术成就得到业界广泛认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并获奖,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他始终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用笔墨书写时代精神,其创作不仅是对书法技艺的探索,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坚守与弘扬。
FAQs
-
问:李俊昌的书法风格主要受哪些书法家或碑帖影响?
答:李俊昌早年以汉隶为基,尤喜《张迁碑》的朴拙与《曹全碑》的秀丽;行草则深研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中秋帖》的韵律,兼取米芾、王铎的跌宕笔意,形成“碑帖融合”的面貌。 -
问:他的书法作品在收藏市场有何特点?
答:其作品因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受到藏家青睐,早期以行草小品为主,近年大尺幅隶书作品受关注,拍卖价格稳步上升,尤其《黄河颂》等主题性作品因气势磅礴、时代感强,成为机构收藏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