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书法艺术爱好者组成的群众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推动书法艺术在机关的普及与提高,成为连接机关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协会立足机关实际,服务国家大局,通过展览、培训、公益等多种形式,为干部职工搭建了以艺会友、以文化人的平台,也为新时代机关文化建设注入了深厚文化底蕴。
协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推动书法艺术在中央国家机关的普及与提高,增强干部职工文化自信,服务新时代机关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在组织架构上,协会设主席团、秘书处及若干专业委员会,主席团负责协会全面工作,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专业委员会则按创作、教育、评审等职能分工协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会员主要由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直属机构、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书法爱好者组成,同时吸纳部分在书法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作为特邀会员,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专业与业余互补的人才队伍。
项目 | |
---|---|
成立时间 | 1995年(前身为“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2006年更名为现名) |
协会宗旨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书法艺术普及,提升干部职工文化素养,服务机关文化建设 |
组织架构 | 主席团、秘书处、创作委员会、教育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理论委员会等 |
品牌活动 |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作品展、“送文化下基层”、书法大讲堂、公益培训班、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展 |
社会影响 | 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培养书法人才 |
品牌活动是协会服务会员、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央国家机关书法作品展”已连续举办二十余届,成为展示干部职工创作成果的重要窗口,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展览,既展现了书法艺术魅力,也传递了家国情怀。“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组织书法家深入基层单位、革命老区、边远地区,通过现场创作、作品捐赠、技法辅导等形式,将文化服务送到干部职工和群众身边,累计开展活动百余次,捐赠作品数千件。“书法大讲堂”定期邀请沈鹏、苏士澍等国内名家授课,内容涵盖书法史、创作技法、审美鉴赏等,年均举办讲座20余场,受众超万人次。“机关书法公益培训班”面向初学者开设免费课程,系统讲授书法基础,已培养学员500余人,其中多人作品在国家级展览中入选,协会还积极推动对外交流,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书法组织联合举办展览,促进文化互鉴,向世界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协会的成立与发展,对中央国家机关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书法艺术的熏陶,干部职工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机关内部形成了“爱读书、练书法、强素质”的良好氛围;协会以书法为媒介,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创作出一批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优秀作品,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协会注重书法人才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作品研讨”等方式,发掘和扶持了一批青年书法骨干,其中多人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全国性展览中崭露头角,为书法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与地方书法家协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解答:两者在服务对象、职能侧重和资源优势上存在差异,服务对象方面,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要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而地方书法家协会服务区域内的书法爱好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职能侧重上,前者更注重机关文化建设与干部职工文化素养提升,通过书法活动增强机关凝聚力,后者更侧重推动地方书法艺术普及与区域文化交流;资源优势上,中央国家机关协会依托中央单位平台,能更便捷地整合国家级文化资源,邀请高水平专家学者参与活动,活动层次和覆盖面具有独特优势。
问题2:申请加入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解答:申请加入协会需具备基本条件:一是拥护协会章程,有加入协会的意愿;二是热爱书法艺术,在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或组织推广方面有一定基础或贡献(如作品曾参加市级以上展览、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积极参与书法公益活动等);三是为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直属机构、事业单位的在职或离退休干部职工(特邀专家可适当放宽条件),申请流程包括:向协会秘书处提交入会申请表、个人书法作品2-3幅(或理论文章)、身份证明复印件;经秘书处初审合格后,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通过后报主席团审批,并在协会官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颁发会员证,成为正式会员,会员享有参加协会活动、展览、培训的权利,同时需履行遵守章程、积极参与活动、维护协会声誉等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