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徐荣的笔墨技艺与艺术思想有何独到之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书画家徐荣出生于江南文化名城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浸润在笔墨丹青的氛围中,其祖父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文人画家,家中藏有大量历代书画碑帖,徐荣幼时常临池不辍,对传统书画艺术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悟性,少年时期,他师从苏州国画院名家李咏森先生,系统学习山水画技法,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受教于刘海粟、亚明等艺术大师,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功底与理论基础,毕业后,他先后在苏州美术馆、江苏省国画院从事创作与研究,四十余年如一日深耕书画领域,逐渐形成了“浑厚华滋、气韵生动”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当代江南画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书画家徐荣

徐荣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为主,兼擅花鸟、书法,其作品根植于“吴门画派”的文人传统,又融入了现代审美意识,早期他遍游黄山、泰山、雁荡山等名山大川,注重写生,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笔下山水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浑苍劲,又具江南水乡的温润秀美,他的山水画构图严谨而不失灵动,善用“高远”“深远”相结合的布局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空间感,例如其代表作《云山清韵图》,以披麻皴与解索皴相结合表现山石肌理,辅以积墨、破墨技法,远山淡墨晕染,近景浓墨勾勒,云雾缭绕间可见山间屋舍、溪流小桥,既有传统山水的意境之美,又透出现代人对自然的观照,花鸟画方面,徐荣偏爱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他笔下的兰草飘逸洒脱,竹节挺拔劲健,花卉设色清雅,常题写自作诗词,诗书画印相得益彰,体现出深厚的文人修养。

书法上,徐荣五体皆能,尤精行草,他早年临摹“二王”、孙过庭《书谱》,后取法米芾、王铎的狂草,形成刚柔并济、跌宕起伏的个人风格,其用笔中锋侧锋互用,线条圆劲而有弹性,结体奇正相生,气脉贯通,观其书法作品,如行云流水,既有传统书法的法度,又充满当代书写的张力,常与绘画作品相得益彰,成为画面意境的点睛之笔,他曾说:“书法是画的骨,画是书法的肉,二者不可偏废。”这种书画同源的创作理念贯穿于他的艺术实践始终。

为更清晰地展现徐荣艺术生涯的发展脉络,以下是其不同时期艺术风格与成就的对比:

书画家徐荣

时期 时间段 艺术主张 技法特点 代表作品 社会影响
传统奠基期 1970s-1980s 师法古人,临摹传统 工笔细致,笔墨严谨 《仿古山水册页》《临兰亭序》 入选省级青年美展,获业界关注
融合探索期 1990s-2000s 中西融合,注重写生 泼墨与勾勒结合,色彩明快 《黄山松云图》《江南春色》 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风格成熟期 2010s至今 传承创新,强调写意精神 水墨交融,意境空灵 《云山清韵图》《荷塘清趣》 担任省级美协理事,培养大量书画人才

除了艺术创作,徐荣还致力于书画教育与文化传播,他曾任教于苏州工艺美院,主讲《中国山水画技法》《书法鉴赏》等课程,编写《书画同源论》《江南山水画技法解析》等多部教材,将数十年创作经验倾囊相授,他常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写生,组织“书画进校园”公益活动,让传统艺术走进大众生活,他还多次参与慈善拍卖,所得款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艺术教育,展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徐荣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如全国美展、当代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等,并荣获“江苏省优秀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多幅画作被作为国礼赠予海外政要与文化交流机构,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他常说:“艺术要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同时要与时俱进,才能有生命力。”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他的创作中,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画爱好者。

相关问答FAQs

Q1:徐荣的书画作品在艺术市场上表现如何?
A1:徐荣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备受青睐,其价格近年来稳步上升,作为当代江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画和书法作品因兼具传统功力与创新精神,深受藏家追捧,在国内外重要拍卖会上,如嘉德、保利等拍卖行的“中国书画专场”,他的作品屡创佳绩,云山清韵图》在2022年秋拍中以126.5万元成交,《行草赤壁赋》也在2023年春拍中达到89.1万元,由于他坚持精品创作,作品存世量有限,市场潜力持续被看好,尤其受到注重文化底蕴的机构藏家和高净值人群的青睐。

书画家徐荣

Q2:初学者如何学习徐荣的艺术风格?
A2:初学者学习徐荣的艺术风格,可从“临摹—写生—创作”三步入手,建议从其早期临摹传统作品入手,如《仿古山水册页》中的笔法,重点练习披麻皴、解索皴等山水技法,以及行草书法中的中锋用笔和线条变化,打好传统基础,注重写生,可借鉴他“游历山川、收集素材”的方法,实地观察自然景物,感受山水的形态与意境,将传统技法与写生对象结合,避免“泥古不化”,在掌握基本技法后,尝试融入个人情感,学习他“以书入画”的理念,在绘画中强调书法笔意,在书法中追求画面感,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可研读他的《书画同源论》等著作,理解其艺术主张,少走弯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忠雄书法如何将忠魂与雄气融于笔墨?
« 上一篇 09-16
刘晓东画家简历
下一篇 » 09-1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