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书法群诞生于这片有着3000年青铜冶炼史的沃土,是当地书法爱好者以笔墨为媒、以传承为志自发组成的民间文化团体,自成立以来,它不仅成为技艺交流的“练兵场”,更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群内成员或沉醉于楷书的端庄、或痴迷于行书的流畅、或醉心于草书的奔放,他们以笔为犁,在宣纸上深耕不辍,让古老书法艺术在铜都大地焕发新生。
大冶书法群的成立,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大冶古称“兴国”,自唐代置县以来,文风鼎盛,历史上涌现出不少文人墨客,书法艺术薪火相传,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书法面临着传承断层的困境——年轻人沉迷电子设备,中老年人虽有热爱却缺乏交流平台,2018年,几位退休教师和机关干部率先发起倡议,通过本地论坛和社区公告召集书法爱好者,第一次见面会仅有12人围坐在老旧的活动室里,带着各自的笔墨纸砚,聊着对书法的热爱,经过五年发展,书法群已从最初的“小圈子”成长为拥有80余名固定成员的“大家庭”,成员遍布各行各业,既有年逾七旬的“银发书友”,也有刚上小学的“小小书法家”,年龄跨度从7岁到78岁,真正实现了“以书会友、代代相传”。
成员构成的多元性,让大冶书法群充满了活力与包容,从职业分布看,教师占比最高(约30%),他们凭借专业素养成为群内的“教学主力”;其次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约25%),严谨的职业特性让他们偏爱楷书和隶书;企业职工和自由职业者约占20%,他们更倾向行书和草书的自由表达;还有15%的退休工人和10%的学生群体,前者在退休后重拾年轻时的爱好,后者则通过书法培养专注力与审美能力,在书体偏好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楷书因其规范性成为入门首选,占比约35%;行书因实用性强和流畅性受青睐,占比30%;隶书古朴大气,深受中老年成员喜爱,占比20%;草书和篆书虽小众,但也各有5-10名“铁杆粉丝”,这种多元构成,让书法群不仅是技艺交流的平台,更成为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人相互理解、增进情感的纽带。
为让书法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大冶书法群逐步形成了“线下+线上”双轨并行的活动模式,线下活动每月固定开展2-3次,包括“主题笔会”“名师讲座”“公益送福”等。“主题笔会”紧扣时令与地域文化,如春节写“福”字、端午书“离骚”、国庆颂“山河”,青铜文化书法创作季”最具特色——成员们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铜草花、青铜器纹样为灵感,将矿冶文化融入书法创作,作品在市博物馆展出时,引发市民对传统文化与工业文明融合的热议。“名师讲座”则邀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高校书法专业教师前来授课,从“永字八法”到章法布局,从笔墨纸砚的选择到书法史脉络梳理,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公益送福”已坚持5年,每年腊月,成员们会走进社区、养老院、乡村小学,为群众写春联、送“福”字,累计书写作品超2000幅,让墨香飘进千家万户,线上活动依托微信群开展,每日“一字一赏”分享书法小知识,每周“作品互评”促进技艺交流,每月“云展览”打破时空限制——即便疫情期间无法聚集,成员们也能通过镜头展示创作过程,隔着屏幕互相点评,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既保留了书法“面对面”交流的温度,又拓展了活动的覆盖面。
大冶书法群的存在,远不止于技艺切磋,更承载着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的双重使命,对成员而言,书法是“心灵的体操”,退休教师王阿姨曾因老伴去世陷入抑郁,加入书法群后,每天临摹《兰亭序》让她重拾生活节奏,她说:“握着毛笔的时候,心里就静了,那些烦心事好像都随着墨香飘走了。”大学生小李则通过书法练习,缓解了备考压力,他的作品还获湖北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二等奖,对社区而言,书法群是“文化粘合剂”,群内定期举办“亲子书法课”,家长和孩子一起横平竖直,不仅传承了技艺,更增进了家庭感情;与本地中小学合作开展的“书法进校园”活动,每周为200余名学生开设免费课程,让汉字之美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对大冶这座城市而言,书法群是“文化名片”,2023年,群成员集体创作的《大冶赋》书法长卷,以楷书书写大冶千年历史,被市档案馆永久收藏;在“中国书法之乡”评选中,大冶书法群提交的“百人百书”作品集,成为展示地方文化活力的重要依据。
站在新的起点,大冶书法群正谋划更广阔的发展蓝图,他们计划建立“铜都书法创作基地”,配备专业书画室和展览厅,为成员提供更优质的活动场地;与文旅部门合作开发“书法研学路线”,串联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劲牌书法艺术馆等景点,让游客在体验书法的同时感受大冶文化;利用短视频平台开设“大冶书法小课堂”,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普及书法知识,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正如群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笔墨当随时代,书法不负人民。”大冶书法群将继续以笔墨为桥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让书法艺术在铜都大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关问答FAQs
如何加入大冶书法群?是否需要书法基础?
答:加入大冶书法群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市文化馆、图书馆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报名,参与书法群举办的公益体验课(每月1次,免费);二是关注“大冶文联”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活动预告”栏目中查找书法群招募信息,填写姓名、联系方式及书法基础即可,群内对书法基础没有硬性要求,无论零基础还是有一定造诣的爱好者均可加入,群内设有“新手指导小组”,会由老成员提供基础笔法、字帖选择等方面的帮助,帮助新人快速入门。
大冶书法群的活动是否收费?日常活动有哪些固定安排?
答:大冶书法群以公益性为主,大部分活动不收取费用,仅部分特殊活动(如邀请名家授课、外出采风)可能产生材料费或交通费,均由参与者自愿AA制分担,无强制收费,日常活动安排较为固定:每周三晚7:00-9:00为“固定练笔时间”,地点在市老年活动中心书法室,成员可自由创作或交流;每月第二个周六下午举办“主题笔会”,围绕特定节日、文化主题进行创作;每月最后一个周日上午为“公益送福日”,走进社区、学校等地开展书法服务,线上群内每日20:00会推送“书法小知识”,每周日晚开展“作品云点评”,成员可随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