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非书法,传统与创新如何碰撞出书法新可能?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书法需求 正文

古非书法,并非指向某一特定历史人物或流派的专有名词,而是对当代书法创作中一种“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理念的概括,它强调以传统书法为根基,在深刻理解古人笔法、结构、章法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审美与个人情感,形成既有古意新韵又不失书法本质的艺术表达,这种理念既反对对传统的盲目复制,也警惕脱离书法内核的过度创新,主张在“古”与“非”(创新、突破)的辩证统一中,探索书法的当代生命力。

古非书法

从历史渊源看,古非书法的精神内核与中国书法“传承与创新”的永恒命题一脉相承,中国书法自甲骨文、金文发端,历经篆、隶、楷、行、草的演变,每个时代的书家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革新,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将汉魏朴质书风转化为晋人的雅逸;颜真卿在二王体系外,以雄浑开张的笔法开创“颜体”,成为唐代书风的代表,他们并非简单复古,而是在“古法”中注入时代精神与个人气质,这正是古非书法所推崇的“古非”精神——以“古”为源,以“非”为流,源流相济,方得始终。

在技法层面,古非书法强调对“古法”的深度解构与灵活运用,笔法上,它要求书家必须掌握中锋、侧锋、提按、顿挫等传统用笔法则,如“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等经典笔法,是古非书法的“基本功”,但并非机械模仿,而是理解笔法背后的“笔意”——通过笔画的力度、速度、质感,传递书家的情感与心境,临摹《兰亭序》时,不仅要学其“行云流水”的结体,更要体会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中的“逸气”,在书写中融入自己的理解,或可略增苍劲,或可稍显灵动,形成“同中有异”的个人风格。

结构上,古非书法主张“既守正又出奇”,正,即遵循汉字结构的基本规律,如平衡、对称、主次、呼应等,这是书法“可识性”的基础;奇,则是在规律中寻求变化,打破常规的平正,通过疏密、欹侧、开合等手法,营造险中求稳、动中寓静的视觉效果,如清代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便是在结构上对传统“唯美”书风的突破,以“拙”“丑”的质朴感传递真性情,这正是古非书法“非”的体现——在尊重结构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个性化处理赋予汉字新的生命力。

章法布局上,古非书法追求“虚实相生,气韵贯通”,传统书法讲究“计白当黑”,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留白(虚)与笔画(实)同等重要,共同构成整体的节奏与韵律,古非书法在此基础上,更强调“情感流动”对章法的引导,书写豪放的诗句时,可加大行距、拉长笔画,形成疏朗开阔的章法;表达婉约的情感时,则可紧凑行距、缩短笔画,营造密不透风的张力,这种章法并非预设,而是随着书家情感的起伏自然生成,达到“书为心画”的境界。

古非书法

古非书法的审美追求,可概括为“古雅而清新,含蓄而有力”。“古雅”源于对传统书法“中和之美”的继承,如晋人的韵、唐法的度、宋意的趣,通过笔墨的含蓄内敛,传递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清新”则来自时代审美的融入,在用色、用纸、形式上可适当创新,如将书法与水墨画结合,或在传统宣纸上尝试肌理效果,让古老的书法语言更具当代感。“含蓄”强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通过留白、笔断意连等手法,引发观者的想象;“有力”则指笔画的筋骨与情感的张力,使书法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精神感染力。

为更直观理解古非书法的核心特征,可将其与传统书法、创新书法对比:

维度 古非书法 传统书法(复古型) 创新书法(实验型)
核心原则 尊古法,融新意,重个性 严格遵循古法,追求形神兼备 打破传统规则,强调形式创新
笔法要求 掌握传统笔法,融入个人情感 完全复刻古人笔法,以“像”为宗 突破传统笔法,采用非书写性动作
结构特点 守正出奇,平衡与变化统一 严格遵循字体结构,少有变化 打破汉字结构,追求抽象变形
章法布局 虚实相生,情感引导节奏 传统布局模式,如“有行有列”“有行无列” 自由拼接、拼贴,弱化行气贯通
审美追求 古雅清新,含蓄有力 追求古意,以“晋唐”为最高标准 强调视觉冲击,追求“现代感”“个性”
代表理念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孙过庭) “书贵熟,熟贵精”(苏轼,但被片面化) “书法即视觉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影响)

古非书法的实践,需要书家具备“三重修养”:一是“技法修养”,扎实临摹经典碑帖,掌握篆隶楷行草的基本规律;二是“学养修养”,研读书法史、论,理解书法背后的文化内涵;三是“情感修养”,在生活中积累感悟,让书法成为“心之所发”的真实表达,唯有如此,才能在“古”与“非”之间找到平衡,既不沦为传统的“奴隶”,也不成为创新的“奴隶”,真正实现“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追求。

相关问答FAQs

Q1:古非书法是否意味着可以随意改变汉字结构,甚至写错字?
A:并非如此,古非书法强调“创新”的前提是尊重汉字的基本规律,包括结构的可识性与文化内涵,它反对的是对传统结构的机械模仿,而非打破结构的合理性,通过“欹侧”“疏密”等手法打破平正,但汉字的基本部件、偏旁关系不能随意改动,否则会失去书法的“文字载体”属性,古非书法反对写错字(别字、错字),书法创作需以规范汉字为基础,这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

古非书法

Q2:初学者如何入门古非书法?是否需要先学传统书法?
A:初学者必须先从传统书法入手,这是“古非”的根基,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选一种字体(如楷书或隶书)临摹经典碑帖(如楷书选《颜勤礼碑》《九成宫》,隶书选《曹全碑》《张迁碑》),掌握基本笔法与结构;第二步,学习行书或草书,理解“流动”与“变化”,如临摹《兰亭序》《十七帖》,体会“笔意”;第三步,尝试融入个人风格,在临摹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如调整笔画粗细、章法疏密,逐步形成“古法为基,个性为魂”的创作理念,跳过传统直接追求“创新”,容易导致书法失去根基,沦为无源之水。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权新国画家
« 上一篇 今天
如何正确盘玩翡翠?新手必学的步骤、技巧、包浆与注意事项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