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的砚,是文房四宝中沉淀时间最久、承载文化最重的器物,它不仅是研磨墨汁的工具,更是书画家心性的延伸、审美趣味的物化,甚至是文人风骨的象征,一方好砚,需历经匠人千凿万刻,书画家多年浸润,方能将石质的温润、墨色的氤氲与人文的底蕴融为一体,成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知己”。
砚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砚台是研磨颜料的石盘,汉代随着墨锭的出现,砚台逐渐定型,唐代是砚台发展的黄金时期,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四大名砚”开始崭露头角,文人墨客开始注重砚石的天然肌理与雕工的雅致,宋代文人砚风鼎盛,苏轼、米芾等书画家不仅用砚,更参与砚的设计,追求“天然去雕饰”的朴素之美,强调砚的“发墨”与“贮墨”功能,明清时期,砚台工艺达到巅峰,集雕刻、绘画、文学于一体,成为“既可用又可赏”的艺术品,书画家在砚上刻铭题跋,记录创作心境,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
对书画家而言,砚的材质是首要考量,四大名砚各具特色:端砚产自广东肇庆,以“石质坚实、细腻温润、贮墨不涸”著称,其石品花纹如青花、鱼脑冻、蕉白叶白等,天然成趣,被誉为“群砚之首”;歙砚产自安徽歙县,以“坚密润泽、发墨如油”闻名,石色多为青黑色,纹理如丝罗,宋代书画家米芾曾赞其“金星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洮砚产自甘肃洮州,以“绿如兰、润如玉”的绿色石料闻名,石质细腻,发墨快,宋代黄庭坚有“久洮绿石琢圭璧”的诗句;澄泥砚属人工烧制,以“质坚耐磨、贮墨不耗”为特点,唐时已为贡品,明清时期工艺更趋精细,可烧制出鳝鱼黄、檀香紫、蟹壳青等色,文人雅士甚为喜爱。
书画家选砚,不仅重材质,更重“手感”与“气韵”,一方好砚需具备“发墨利笔、贮墨不腐、呵气可研”的实用功能,同时砚堂(磨墨处)需平整开阔,墨池(蓄墨处)需深浅适宜,便于执笔蘸墨,砚的形态也有讲究,或随形(依原石形状略作加工),或仿生(如瓜果、竹节造型),或规整(如方形、圆形),书画家多根据自身书风选择:行草书家喜用开阔砚堂,便于快速研墨;楷书家偏爱砚池深蓄,墨汁不易干涸;写意画家则常选天然随形砚,取其“浑然天成”之意趣,砚的雕工需“因石赋形”,既不能喧宾夺主掩盖石质之美,也不能粗糙简陋失了雅致,好的雕工能让砚石的天然纹理与人文雕刻相得益彰,如端砚的“雕花砚”,在石眼、冰纹等天然纹理基础上雕刻山水、花鸟,方寸之间尽显天地气象。
书画家对砚的使用与养护,亦是一门“学问”,研墨时需用清水,不可用热水,以免损伤石质;墨锭需垂直研磨,重按轻推,力度均匀,避免损伤砚堂;每次用后需用清水洗净,用软布擦干,不可留墨,否则“伤砚滞墨”;长期不用时,可在砚池涂一层薄植物油或蜡,以防干裂,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言:“砚用久,则墨光如漆,不可磨洗,名曰‘砚浆’”,这层“砚浆”是砚与墨、人长期浸润的见证,是书画家与砚“磨合”的痕迹,也是砚最具灵性的部分。
在书画家眼中,砚早已超越工具属性,成为“可居可游”的精神空间,一方有故事的砚,可能藏有前人的铭文,见证过某次雅集,或陪伴书画家度过创作瓶颈期,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晚年得一端砚,视为珍宝,刻“玄赏”二字于上,晚年作画常题“以玄赏砚写之”,足见砚对其创作心境的影响,当代书画家启功先生也曾言:“砚非独为笔墨之役,乃为精神之友”,一方好砚,能让人在研磨间静心凝神,在墨香中体悟笔墨之道。
以下是四大名砚特性对比表:
名称 | 产地 | 石质特点 | 发墨性 | 代表石品 | 适用书体 |
---|---|---|---|---|---|
端砚 | 广东肇庆 | 坚细温润,贮墨不涸 | 发墨慢但细腻 | 青花、鱼脑冻、蕉白 | 楷书、篆书 |
歙砚 | 安徽歙县 | 坚密润泽,磨墨无声 | 发墨快而流畅 | 金星、银星、罗纹 | 行书、草书 |
洮砚 | 甘肃洮州 | 绿如兰,润如玉,石质细腻 | 发墨快而不损 | 鸭头绿、鹦哥绿 | 写意画、行草 |
澄泥砚 | 山西等地 | 质坚耐磨,贮墨不耗,可人工控制色 | 发墨适中 | 鳝鱼黄、檀香紫、蟹壳青 | 各类书体、工笔画 |
相关问答FAQs:
问:书画家为何偏爱“老砚”?
答:老砚受时间与墨汁的长期浸润,石质更加温润细腻,砚面形成自然的“墨浆”,研墨时阻力减小,出墨更为均匀流畅,老砚多有前人使用痕迹与铭文,承载着历史人文气息,书画家在使用时能感受到与古人“对话”的意境,这种“时间包浆”与“文化沉淀”是新砚难以替代的,老砚的石料多为老坑开采,品质更优,如老坑端砚、歙砚,其石质稳定性强,不易开裂或产生“砂眼”,实用性与艺术性俱佳。
问:初学者如何挑选第一方砚?
答:初学者选砚应注重“实用优先,兼顾美观”,材质上可选择入门级端砚(如老坑端砚的中低档料)或歙砚,价格适中且石质稳定;砚堂需平整开阔,无裂纹、砂眼,墨池深度以2-3厘米为宜,便于蓄墨;造型以简洁的随形或方形砚为佳,避免过度雕琢影响使用;可轻敲砚身,声音清脆者石质致密,声音沉闷者可能有暗裂,不必追求名贵或古旧,一方“顺手”的砚能让初学者在研墨过程中感受笔墨的韵味,培养对传统工具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