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作为书画家,其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有何独特之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李坚,1965年出生于江苏苏州,自幼浸润于江南水乡的温润文脉,祖父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文人,常以笔墨为伴,幼时的李坚耳濡目染,对毛笔的提按转折产生了浓厚兴趣,六岁起,祖父便教他临写《玄秘塔碑》,日复一日的描摹中,他不仅掌握了楷书的基本笔法,更在黑白分明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少年时期,他考入苏州工艺美校,系统学习素描、色彩与传统书画,师从书法家瓦翁和国画家张辛稼,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此后,他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深造期间遍临历代名帖,从王羲之的飘逸、颜真卿的雄浑到米芾的恣肆,兼收并蓄;绘画上则精研石涛的“一画论”与黄宾虹的“五笔七墨”,将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熔于一炉,逐渐形成了“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独特艺术风貌。

李坚书画家

李坚的艺术成就首先体现在书法上,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兼擅楷、隶、篆,尤以“刚柔相济、气韵生动”著称,其行草作品,笔法上融“二王”的秀美与颜真卿的骨力于一体,起笔如藏锋逆入,含蓄内敛;行笔如屋漏痕,自然圆转;收笔如羚羊挂角,余味悠长,结字上不拘泥于传统法度,既有欹侧之势,不失平衡之妙;有疏密对比,更显节奏变化,如他创作的《赤壁赋》行草长卷,通篇气息贯通,字字如珠玑,行行似流水,既保留了苏轼《寒食帖》的苍凉意蕴,又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墨色浓淡相间,枯润结合,展现出“无意于佳乃佳”的最高境界,他的楷书则取法欧阳询的险劲与褚遂良的灵动,结字严谨而不失灵动,笔画刚劲中含温润,如《心经》小楷,字字精妙,点画之间见风骨,被业内誉为“当代楷书精品”。

在绘画领域,李坚以山水画为主,兼攻花鸟、人物,其作品“师法传统,师法自然”,注重笔墨意境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他早年遍游名山大川,曾三上黄山、五访桂林,在烟云变幻的山水中提炼笔墨语言,形成了“浑厚华滋、清新雅逸”的个人风格,他的山水画多采用“高远”“深远”相结合的构图法,近景树木以浓墨勾勒,苍劲有力;中景山峦用披麻皴、解索皴层层皴染,墨色由浓渐淡,展现出山石的肌理与质感;远景则多以淡墨渲染,云雾缭绕,意境空灵,如《姑苏秋韵》一画,以苏州园林为背景,通过传统的“散点透视”,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秋树红叶巧妙融合,笔墨上既保留了文徵明吴门画派的秀润,又注入了现代人对江南水乡的浪漫想象,画面中“秋气萧疏而不失生机,景致幽深而富有诗意”,观者如临其境,他的花鸟画则取法徐渭的泼墨与任伯年的写实,善用“没骨法”,以墨色浓淡表现花卉的层次,以简练的线条勾勒鸟雀的动态,如《荷塘清趣》,荷叶以大笔泼墨挥就,浓淡相间,荷花则以淡墨晕染,花瓣轻柔,几只翠鸟点缀其间,动静结合,充满生活气息。

李坚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作品本身,更在于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常说:“书画艺术如江河,既要溯源而上,承传统之根脉;也要顺流而下,开时代之新风。”多年来,他致力于书画教育,曾在多所高校担任客座教授,培养了大量青年书画爱好者;他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次为灾区、贫困学校捐赠书画作品,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慈善事业,2018年,他在苏州博物馆举办“李坚书画艺术展”,展出书法、绘画作品120余件,吸引了数万观众参观,被誉为“江南艺坛的一大盛事”,2020年,他的作品《黄河颂》入选“全国山水画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成为当代书画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李坚书画家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李坚的艺术历程,以下为其艺术年表概览:

年份 事件/成就 备注
1965年 出生于江苏苏州 自幼受家庭熏陶,接触书画
1983年 考入苏州工艺美校 系统学习书画基础,师从瓦翁、张辛稼
1990年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深研传统笔墨,形成初步艺术风格
2005年 首次参加“全国书法展”并获奖 行草作品《赤壁赋》获优秀奖
2015年 在北京举办首次个人书画展 展出山水、书法作品80余件,引发关注
2018年 苏州博物馆“李坚书画艺术展” 展出作品120余件,观众超5万人次
2020年 作品《黄河颂》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入选“全国山水画大展”
2023年 担任江苏省书画院副院长 推动江苏书画艺术传承与发展

李坚的艺术之路,是一条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索、在笔墨与意境中深耕的道路,他的书法,既有晋唐风骨,又有时代气息;他的绘画,既传承了文人画的雅致,又融入了对生活的热爱,他用笔墨讲述着中国故事,用艺术传递着文化自信,成为当代书画界承前启后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关问答FAQs

李坚书画家

问:李坚的书法与绘画风格有何内在关联?
答:李坚的书法与绘画风格相辅相成,形成了“以书入画,以画润书”的艺术特色,在书法中,他强调线条的表现力,笔法的提按转折、墨色的浓淡枯润,都融入了绘画的构图意识;他的行草线条如“屋漏痕”“折钗股”,既有书法的节奏感,又似绘画中的皴擦技法,增强了作品的韵律美,而在绘画中,他则将书法的笔法融入笔墨运用,如山水画中的树木、山石,以书法的“中锋用笔”勾勒轮廓,以“侧锋皴擦”表现质感,使画面既有笔墨的骨力,又有绘画的意境,这种书画同源的艺术实践,让他的作品呈现出“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独特魅力。

问:如何欣赏李坚山水画中的“意境”?
答:欣赏李坚山水画的“意境”,可从“笔墨、构图、情感”三个维度入手,首先看笔墨,他善用“五笔七墨”,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焦润变化,表现山水的层次与质感,如《黄山云海》中的云雾,以淡墨层层渲染,营造出“云深不知处”的朦胧美;其次看构图,他多采用“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结合“留白”技巧,使画面虚实相生,如《姑苏秋韵》中的水面留白,既表现了水的清澈,又延伸了画面的空间感;最后看情感,他的山水画并非单纯对景写生,而是融入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文情怀,如《黄河颂》以雄浑的笔墨歌颂母亲河的壮阔,传递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通过笔墨的技法、构图的巧思与情感的注入,李坚的山水画达到了“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糯种飘紫翡翠
« 上一篇 今天
献廷书法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