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画家徐茂元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瓷画家徐茂元是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他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构建起独特的艺术世界,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于瓷都的烟火气息,徐茂元师从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既承袭了明清陶瓷的古典韵味,又以开阔的国际视野融入现代审美,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被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顶级机构收藏,被誉为“将诗魂注入瓷骨”的陶瓷艺术家。

瓷画家徐茂元

徐茂元的艺术风格以“古意新韵”为核心,题材涵盖山水、花鸟、人物及抽象构成,尤以青花分水技艺与粉彩工笔见长,他的山水画取法宋元,却以陶瓷材质的流动性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溪山清远》系列中,他以青花料浓淡分水表现山峦的层次,釉料在高温窑变中自然晕染的肌理,恰似云雾蒸腾、水流潺潺,既有传统山水的雄浑气象,又充满当代艺术的抽象美感;花鸟画则融合徐渭、八大山人的写意精神与西方印象派的色彩表现,如《荷韵》系列,以釉里红点染荷瓣,青花分水勾勒荷叶,色彩清雅而不失层次,花瓣的娇嫩与荷叶的舒展形成动静相宜的韵律;人物画多取材历史典故与民俗生活,线条遒劲有力,面部刻画细腻,在《洛神赋》作品中,他通过釉下五彩的渐变技法表现衣袂飘飘的动态,将文学意境转化为视觉诗篇。

在创作理念上,徐茂元始终坚持“技进于道,艺通于心”,他认为陶瓷艺术的核心是“泥与火的对话”,因此格外注重工艺与艺术的统一——一方面深入研究传统制瓷技艺,从拉坯、利坯到施釉、烧成,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确保作品的技术精度;另一方面大胆突破创新,如在高温颜色釉上结合油画棒技法,或利用数字技术设计纹样,让古老的陶瓷艺术焕发现代生命力,他曾说:“陶瓷不是静止的器物,而是承载文化记忆的活化石,我的任务就是让这份记忆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呼吸。”

徐茂元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作品上,更在于他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他培养了大批青年艺术家,教学理念强调“手脑并用”,既传授“过手七十二”的传统技艺,更启发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其代表作《青花山水四条屏》获201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高温窑变釉·山水清音》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多次受邀赴日本、韩国、法国等地举办个人展览,推动中国陶瓷艺术的国际传播。

瓷画家徐茂元

艺术分期 时间段 代表作品 艺术特点
传统奠基期 1980-1995年 《仿古青花缠枝莲纹盘》 临摹明清官窑技法,形制规整,纹样严谨
风格探索期 1996-2010年 《荷韵》《四季花鸟》 融合文人画意境,色彩渐变丰富,构图疏朗
创新突破期 2011年至今 《山水清音》《数字青花》 结合高温窑变与数字技术,形式语言多元化,强调观念表达

徐茂元以陶瓷为媒介,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找平衡,让这门古老的艺术既扎根于文化的沃土,又生长出时代的枝叶,他的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对中国陶瓷文化精神的当代诠释,为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FAQs

问:徐茂元先生在创作中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答:徐茂元认为传统是创新的根基,创新是传统的延伸,他坚持从传统中汲取养分,比如深入研究古法青花分水的“头浓、二浓、淡水”技法,同时结合现代审美对构图、色彩进行重构;在材料上,他既保留传统釉料配方,也尝试引入新的化学釉料,通过反复实验探索材质表现力的边界,他常说:“守传统不是复制古董,创新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在理解文化基因的基础上,让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

瓷画家徐茂元

问:对于初学陶瓷绘画的年轻人,您有哪些学习建议?
答:徐茂元建议年轻人首先要“打基础”,从拉坯、利坯等制瓷工艺学起,理解“泥性”与“火性”的关系,再进入绘画阶段;其次要“多读书”,提升文化修养,陶瓷艺术不仅是技术,更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作品就会流于表面;最后要“敢尝试”,不要被传统技法束缚,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个人风格,比如用现代艺术理念解构传统题材,或结合其他门类的艺术语言,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书法制怒
« 上一篇 前天
刘刚画家山东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