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作为玉石之王,其价格体系复杂且充满行业术语,这些“行话”既是从业者沟通的“密码”,也是消费者理解翡翠价值的关键,掌握这些行话,能快速判断翡翠的种水、颜色、工艺及价格档次,避免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
种水类行话:决定翡翠价值的“地基”
种水是翡翠品质的核心,直接影响价格高低,行话中常用“种”指结构细腻度,“水”指透明度,两者结合划分等级:
- 玻璃种:透明度最高,像玻璃一样清澈,结构致密,起强荧光,是顶级种水,价格可达百万甚至千万级(如直径1cm的无色玻璃种珠子,价格约5-10万元)。
- 冰种:透明度略低于玻璃种,像冰块般清亮,可有少量棉絮,价格中高端(如冰种满绿手镯,价格约30-80万元)。
- 糯种:透明度如糯米汤,细腻但微浊,分“糯冰”(接近冰种)和“糯化”(更细腻),价格亲民(如糯种飘花平安扣,价格约2000-8000元)。
- 豆种:晶体颗粒明显,像豆子排列,透明度差,价格较低(如豆种绿手链,价格约500-2000元)。
- 干青种:颜色浓绿但水头短,干涩无光,多用于雕件,价格按克计(如干青佛公,约500-1500元/克)。
颜色类行话:“色差一分,价差十倍”
颜色是翡翠的灵魂,行话讲究“浓、阳、匀、正”,即颜色浓郁、鲜阳、均匀、纯正:
- 帝王绿:绿色中最高等级,色正而浓,如帝王般尊贵,仅顶级玻璃种或冰种可达到,价格天价(如帝王绿戒面,克拉价可达百万)。
- 正阳绿:绿色鲜阳而不偏色,像春天的新叶,是市场最受欢迎的颜色,价格中高(如正阳绿蛋面,约5-20万元/克拉)。
- 晴水:淡蓝或淡绿色,像雨后初晴的天空,质地细腻多为冰种,价格中等(如晴水手镯,约1-5万元)。
- 春带彩:紫色(春)与绿色(彩)共存,紫色象征贵气,绿色象征生机,价格取决于颜色浓度和种水(如冰种春带镯,约3-10万元)。
- 黄加绿:黄色与绿色结合,黄色象征财富,绿色象征生命,是翡翠中的“双彩”,价格较高(如黄加绿雕件,约2-8万元)。
- 飘花:绿色或蓝色呈丝带状、点状分布,飘花灵动可提升美感,价格随种水增加(如冰种飘花牌子,约5000-3万元)。
工艺与瑕疵类行话:细节影响价格
工艺和瑕疵是决定翡翠“加分”或“减分”的关键:
- 工好:雕工精细,如“巧雕”(利用颜色巧雕)、“薄意雕”(浅浮雕),能提升价值30%-50%;反之“工差”(线条粗糙、比例失调)则拉低价格。
- 无棉不翡翠:棉是翡翠内部的自然包裹体,如丝状、絮状,轻微棉絮不影响价值,但“棉重”则降低透明度,价格下降(如糯种满棉手镯,价格约1000-3000元)。
- 纹与裂:纹是天然石纹,对价格影响小;裂是后天裂隙,明显裂痕会让价格大打折扣(如带裂冰种手镯,价格可能下降40%-60%)。
价格区间行话:数字背后的“潜规则”
行业内常用“数字+单位”简述价格区间,单位为“万”或“千”:
- 小四:4000-9999元;中四:10000-19999元;大四:30000-39999元(同理,“五”为5万-9万,“六”为60万-99万,“七”为700万-999万)。
- 一价一议:高档翡翠(如玻璃种、帝王绿)因稀缺性,价格需根据实物单独协商,无固定标准。
核心行话与价格影响对照表
行话 | 含义解释 | 价格影响示例 |
---|---|---|
玻璃种 | 顶级透明度,强荧光 | 同等大小下,比冰种贵5-10倍 |
帝王绿 | 正浓绿色,顶级种水 | 克拉价可达百万级 |
小五 | 5万-9万元 | 中档糯种手镯常见区间 |
棉重 | 内部棉絮多,影响透光性 | 价格比无棉同款低30%-50% |
巧雕 | 巧用颜色设计,工艺精湛 | 提升价值30%-50% |
FAQs
Q1:翡翠行话“中五”是什么价格范围?
A:“中五”是行业内对价格区间的简写,指5万-9万元,一块糯种飘绿牌子,如果商家说“中五”,即价格在5万-9万元之间,具体需根据种水、颜色、工艺细节协商。
Q2:“无棉不成玉”是真的吗?棉对价格影响大吗?
A:“无棉不成玉”是行话,指天然翡翠大多含棉(内部包裹体),轻微棉絮是正常现象,不影响价值,甚至能增加天然感,但若棉絮过多、过重(如“棉满”),导致透明度极差、颜色发闷,则会大幅拉低价格,可能比同种无棉翡翠便宜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