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画家周礼树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安徽画家周礼树,出生于皖南歙县,自幼浸润于徽州文化沃土,是新安画派当代传承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以山水画为根基,兼擅花鸟,在笔墨中既承袭新安画派“笔意简洁、意境清逸”的文人风骨,又融入现代审美意识,形成了“苍润相济、气韵生动”的独特艺术风貌。

安徽画家周礼树

周礼树的绘画之路,深受徽州山水人文的滋养,少年时常随祖父游历黄山、齐云山,观察云海翻涌、奇松虬枝,体悟自然之“真”;青年时期系统研习新安画派先驱渐江、弘仁的笔墨技法,尤对“干笔皴擦”与“墨分五色”的运用心得独到,他笔下的黄山,不同于传统山水的“险峻奇绝”,更以“平中见奇”的视角,将峰峦的雄浑与云雾的缥缈结合,用看似疏淡的线条勾勒出山石的肌理,再以层层积墨渲染出光影的层次,营造出“可游可居”的诗意空间,而描绘徽州古村落时,他则擅长用“白描”手法勾勒马头墙、石板巷,辅以青瓦、老树的点缀,水墨氤氲中透出岁月的温润,展现出徽州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底蕴。

在艺术语言上,周礼树主张“笔墨当随时代”,他突破新安画派以水墨为主的传统,适度引入色彩元素,如画春山时以花青调染出嫩绿,绘秋景时以赭石、藤黄点染出层林尽染,既保留了水墨的写意精神,又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感染力,其花鸟画则多取材皖南乡土题材,如山茶、腊梅、翠竹,用笔简练而传神,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花卉的傲骨与生机,体现出“小景见大境”的艺术巧思,代表作品《黄山松云图》《徽州烟雨》《春山新居图》等,既被安徽省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也成为海内外了解安徽地域文化的重要视觉载体。

周礼树的艺术成就,离不开他对传统的深耕与对生活的热爱,他常说:“画黄山不是画黄山,是画黄山的精神;画徽州不是画徽州,是画徽州的魂。”多年来,他坚持写生,走遍皖南的山山水水,从黄山的光影变幻到徽州的晨雾暮霭,将自然观察与笔墨锤炼融为一体,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安徽省文学艺术界最高奖——安徽省文学奖(艺术类)”,担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新安画院院长等职,致力于推动新安画派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一批青年画家,为安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画家周礼树

周礼树艺术年表简览

时间 艺术事件与成就
1978年 考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系统学习传统绘画
1985年 作品《黄山朝晖》入选全国青年美展
1998年 在合肥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引发广泛关注
2010年 获安徽省人民政府文艺奖“突出贡献奖”
2015年 担任新安画院院长,推动新安画派传承工程
2020年 出版《周礼树山水画集》,收录代表作80幅

相关问答FAQs

问:周礼树的绘画风格如何体现新安画派的传统与创新?
答:周礼树的新安画派传承主要体现在笔墨技法和意境营造上,他继承渐江、弘仁的“笔简意赅”与“以景写情”,善用干笔皴擦和淡墨渲染,表现山水的空灵与静谧,创新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色彩运用,在传统水墨基础上适度引入花青、赭石等色彩,增强画面的时代感;二是题材拓展,除了传统黄山、徽州题材,他还融入皖南新农村、生态田园等现代元素,使作品更贴近当下生活。

安徽画家周礼树

问:周礼树的作品为何能成为安徽地域文化的“视觉名片”?
答:他的作品以安徽山水人文为核心,通过艺术化的语言提炼了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核,他精准捕捉黄山奇松、云海、徽州古村落等地域符号,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皖南的自然之美;他在笔墨中融入徽州“耕读传家”“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使作品不仅是风景的再现,更是文化精神的传递,这种“地域特色+文化深度”的创作,让他的作品成为外界了解安徽的重要窗口,被誉为“新安画派的当代代言人”。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吴志兴画家的艺术探索与绘画风格有何独特魅力?
« 上一篇 今天
李国斌书法的独特艺术魅力究竟体现在哪些创作细节与精神内涵中?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