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老莲简介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陈洪绶(1599—1652),字章侯,号老莲,又号悔迟、老迟、弗迟、悔僧、云门僧等,浙江诸暨人,明末清初杰出画家,人物画一代宗师,他生于士族家庭,自幼聪颖,四岁便在纸上画壁,十岁能画人物,十二岁即师从画家蓝瑛,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陈洪绶少年成名,但性格孤傲,不媚权贵,一生经历明亡之痛,艺术风格也因此经历了从“工丽”到“高古”的深刻转变,成为明代文人画向清代过渡的关键人物,对后世绘画影响深远。

画家老莲简介

生平与时代背景

陈洪绶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政权更迭,他早年家境优渥,父亲陈于朝虽为诸生,但家风清正,母亲亦通文墨,这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十九岁时,陈洪绶参加童子试,受浙江学政刘宗周赏识,补生员,后入国子监,得以与董其昌、陈继儒等书画大家交往,眼界大开,此时他的画作多取法古人,如李公麟、周文矩,风格工细严谨,如《水浒叶子》(早期版本)中人物已显端凝之态。

明朝的腐朽与衰败让陈洪绶深感失望,崇祯年间,他曾短暂为官,任国子监监生,参与编修《古今图书集成》,但因目睹官场黑暗,不久便辞官归隐,隐居于绍兴云门寺,号“云门僧”,潜心书画与佛学,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陈洪绶避乱绍兴、杭州等地,一度出家为僧,法名“迟和尚”,后虽还俗,但内心始终怀有故国之思,其画风也随之变得沉郁奇崛,人物造型夸张变形,线条古拙刚劲,寄托了亡国之痛与孤高气节,晚年他贫病交加,靠卖画为生,但仍拒绝清廷征召,1652年病逝于杭州,终年五十四岁。

艺术成就与风格特点

陈洪绶的艺术成就以人物画最为卓著,兼擅山水、花鸟,亦能诗文书法,是一位全才型艺术家,他的绘画打破了明代后期文人画的柔靡之风,以“高古奇骇”的独特面貌独步画坛,对后世影响深远。

人物画:变形与古意的完美融合

陈洪绶的人物画早年以工细见长,如《无极长生图卷》,线条流畅,设色艳丽,人物神态端庄;中年后则转向“高古”风格,刻意追求古朴与变形,代表作有《屈子行吟图》《归去来辞图》等,在《屈子行吟图》中,他塑造的屈原形象瘦骨嶙峋,头颅微仰,目光坚毅,衣纹用“折芦描”,刚劲如铁,既表现了屈原的孤高,又暗合了画家自身的故国之思。

他的《水浒叶子》是人物画史上的经典,选取《水浒传》中四十位英雄人物,通过夸张的造型和生动的动态,将人物的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如“鲁智深”的粗犷豪迈、“武松”的刚毅果敢,均通过简练的线条和强烈的对比得以展现,既有民间艺术的质朴,又有文人画的雅致,被誉为“水浒人物第一图”。

画家老莲简介

晚年的陈洪绶在人物画上进一步“简逸”,如《杂画册》中的人物,寥寥数笔便形神兼备,线条更具金石味,设色趋于淡雅,体现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

山水与花鸟:朴茂与野趣并存

陈洪绶的山水画虽不如人物画知名,但也独具特色,早年山水受蓝瑛影响,风格秀润,如《莲石图》,构图疏朗,笔墨清雅;晚年则转向苍劲,用笔老辣,如《溪山水阁图》,山石以斧劈皴法结合解索皴,刚硬中见浑厚,树木点染随意,野趣盎然,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追求。

花鸟画方面,陈洪绶擅长写意与工笔结合,既有《花鸟草虫册》的精细入微,又有《荷花鸳鸯图》的疏朗大气,他的花鸟画注重神韵,不拘泥于形似,常以夸张的造型和对比鲜明的色彩营造意境,如《杂画册》中的牡丹,花瓣层叠,色彩浓艳,却无俗艳之感,反而透露出一种朴茂的生命力。

书法:遒逸与金石味

陈洪绶的书法与绘画相得益彰,早年学钟繇、王羲之,后融入欧阳询、褚遂良笔意,形成“遒逸刚健”的独特风格,他的行书《七绝诗轴》,用笔方圆兼备,结体奇崛,既有文人的书卷气,又有金石的苍劲感,与其绘画的古拙风格相呼应,晚年书法更趋简淡,如《行书轴》,线条瘦硬,字形欹侧,体现出“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

历史影响与地位

陈洪绶的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任伯年,以及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家,都曾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他的“变形”手法打破了传统人物画的程式化,为人物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的“高古”风格,则继承了晋唐绘画的精髓,又融入了个人情感,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境界。

画家老莲简介

在海外,陈洪绶的艺术也备受推崇,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曾深受其影响,如菱川师宣、歌川国芳等画家的作品中,可见到陈洪绶人物造型的影子,他的《水浒叶子》《西厢记》等版画作品,更是成为版画史上的经典,对明清版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重要年表(表格)

时间 事件
1599年 出生于浙江诸暨士族家庭,名洪绶,字章侯。
1608年 九岁,从画家蓝瑛学画,初露绘画天赋。
1618年 十九岁,补诸暨县学生员,受学政刘宗周赏识。
1622年 入国子监,参与编修《古今图书集成》,与董其昌等交往。
1637年 辞官归隐绍兴云门寺,号“云门僧”,潜心书画。
1644年 明亡,避乱绍兴、杭州,一度出家为僧,法名“迟和尚”。
1649年 还俗,移居杭州,以卖画为生,创作《水浒叶子》《西厢记》版画。
1652年 病逝于杭州,终年五十四岁。

相关问答FAQs

问:陈洪绶的人物画为何被称为“高古奇骇”?
答:“高古奇骇”是清初画家石涛对陈洪绶人物画的评价,精准概括了他的艺术风格。“高古”指其画中蕴含的晋唐古意,线条如“铁线描”“折芦描”般刚劲古朴,设色淡雅,取法李公麟、周文矩等古代名家,避免了明代后期文人画的柔靡之气;“奇骇”则指其造型的夸张变形,如人物头大身小、比例失调,却通过神态的刻画和动态的把握,使形象更具感染力,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暗含深刻的精神内涵,体现了画家对传统艺术的革新与超越。

问: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在艺术史上有何价值?
答:《水浒叶子》是陈洪绶以《水浒传》中四十位英雄人物为题材创作的版画作品,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物塑造的个性化,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和服饰,将“行者”“花和尚”等人物的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二是绘画语言的创新,将文人画的“雅”与民间版画的“俗”相结合,线条刚劲流畅,构图疏密有致,既有艺术性又有普及性;三是版画技法的突破,运用“饾版”“套印”等技法,使画面层次丰富,色彩鲜明,成为明清版画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版画和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孙慧军书法价格多少?市场行情如何?
« 上一篇 今天
翡翠三环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