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耀卿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书画家耀卿,当代艺坛备受推崇的书画双修艺术家,以其深厚的传统功底与独特的艺术语言,在笔墨间构建出既有文人风骨又具时代气息的审美世界,耀卿出生于江南书画世家,自幼浸润于书香墨韵,少年时便以“临池不辍”闻名,青年时期负笈北上,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与中国书法研究所,系统研习书画理论与创作实践,师从当代书画大家范曾、王镛等,艺术视野在南北交融中不断开阔,其书法五体皆能,尤擅行草与隶书,绘画则以山水为基,兼攻花鸟、人物,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中国书法兰亭奖等重要展览,并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的代表性书画家之一。

书画家耀卿

耀卿的艺术风格,以“笔墨当随时代”为核心理念,在传承中求新变,书法上,他打破碑帖壁垒,将北碑的雄强方笔与南帖的温润圆融相融合,行草书取法“二王”的飘逸,又融入米芾的刷字意趣,线条如“锥画沙”般遒劲,又似“屋漏痕”般自然,结字奇正相生,既有“险绝”之姿,不失“平正”之态,形成“刚柔并济、气韵贯通”的个人风貌,隶书则取法《张迁碑》《曹全碑》,用笔方中带圆,蚕头燕尾含而不露,结字宽博灵动,于古朴中见新意,绘画方面,耀卿的山水画以“写意”为魂,善用积墨、破墨法,画面层次丰富而通透,近景坡石以浓墨勾皴,笔触如“折钗股”般刚劲;中景云雾以淡墨晕染,似“吹云吐雾”般缥缈;远景峰峦则惜墨如金,寥寥数笔便见气势,营造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意境,花鸟画则取法徐渭、八大山人的写意精神,用笔简练,墨色浓淡相宜,如《墨荷图》中,荷叶以泼墨为之,浓淡干湿变化自然,荷花以白描勾勒,线条简劲,题诗“出淤泥而不染”与画面相映,尽显文人画的雅逸之气。

耀卿的代表作品,是其艺术理念的集中体现,行草书《赤壁赋长卷》,以苏轼《赤壁赋》为文本,通篇气韵连贯,笔势如行云流水,字形大小错落,节奏跌宕起伏,既有文豪的豪情,又具书家的才情,被评论家称为“笔墨与文学的双重交响”,山水画《溪山清远图》,以江南山水为蓝本,画面中溪流蜿蜒,山峦叠嶂,屋舍点缀其间,近景松树以“双钩法”绘就,中景云雾以“破墨法”渲染,远景则以“留白”表现天空,整体意境清旷幽远,既传承了宋元山水的“三远法”,又融入了当代绘画的构成意识,展现出“传统为根,创新为魂”的创作思路,花鸟画《梅兰竹菊四条屏》,分别以“凌霜骨”“幽谷香”“虚心节”“傲霜枝”为主题,用笔简练而意境深远,如《墨竹图》中,竹节以“飞白法”表现,竹叶以“个字”“介字”组合,穿插有致,展现出竹子的“清、劲、雅”之品格,成为文人画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为更清晰展现耀卿的艺术历程与成就,以下为其艺术年表概览:

书画家耀卿

年份 艺术事件
1975年 出生于江苏苏州,受家庭熏陶开始学习书画
1993年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卢沉、周思聪等
2000年 作品《江南烟雨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2005年 获“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2010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首次个人书画展《笔墨问道》
2015年 出版《耀卿书画集》,收录代表作80幅
2020年 作品《溪山清远图》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2023年 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客座教授,开设“书画同源”专题课程

耀卿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创作上,更在于其对书画传承的贡献,他长期从事书画教育,主张“先与古人合,再与古人离”,强调基础训练与个性培养并重,培养出一批青年书画家,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多次为灾区、贫困地区捐赠书画作品,用艺术回馈社会,其艺术理念“笔墨立其骨,意境生其韵”,已成为许多后学者的创作圭臬,推动了当代书画艺术的创新发展。

FAQs

问:耀卿先生的书画创作中,最重要的艺术理念是什么?
答:耀卿先生的核心艺术理念是“笔墨当随时代,传统根植生活”,他认为,传统书画是民族的根脉,必须深入研习碑帖与经典画作,夯实笔墨基础;艺术应反映时代精神,需在生活中汲取灵感,在构图、色彩、意境上融入当代审美,使作品既有传统的“书卷气”,又有时代的“鲜活感”,如他的山水画既保留宋元的“高远”意境,又加入现代构成意识,便是这一理念的实践。

书画家耀卿

问:初学者学习耀卿书画风格应从何入手?
答:初学者可分三步:从书法基础入手,临摹“二王”行草与《张迁碑》隶书,掌握其用笔的“力度”与“节奏”,体会“锥画沙”“屋漏痕”的线条质感;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皴法(如披麻皴、解索皴)与墨法(积墨、破墨),从写生入手,感受自然山水的“气韵”;注重“书画同源”,将书法的笔意融入绘画,如以行草笔法画兰竹,以隶书笔意勾山石,避免单纯模仿形式,追求笔墨与意境的统一。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翡翠保A
« 上一篇 09-17
喜欢翡翠小姐
下一篇 » 09-1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