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盾甫的艺术生涯与作品价值究竟有何特别值得深究之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书画家盾甫,名盾甫,号墨禅居士,清光绪四年(1878年)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世家,自幼浸淫笔墨,弱冠便以书画闻名乡里,他的一生横跨晚清、民国与新中国初期,历经社会动荡却始终坚守艺术初心,在书法与绘画领域均造诣深厚,其作品既有传统文人画的雅逸,又融汇民间艺术的鲜活,形成了“古拙中见灵动,平淡里藏真趣”的独特艺术风貌,堪称近现代书画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书画家盾甫

书墨丹青,艺脉双修

盾甫的艺术之路始于家学,祖父为前清举人,精通诗文书画,家中藏书万卷,碑帖盈架,他五岁临池,以《颜勤礼碑》打基础,十岁习画,从《芥子园画谱》入手,十二岁便能书楹联、画扇面,常为邻里称道,后因家道中落,十六岁赴苏州药肆当学徒,却未弃笔墨,每日闭店后临摹吴门画派作品,又得机缘拜识当地书画家陆恢(廉夫),正式拜师学艺,陆恢见其勤勉,授以“书画同源”之理,教其以书入画、以画养书,为其艺术道路奠定根基。

在书法上,盾甫遍临秦汉碑版与魏晋法帖,上至甲骨、钟鼎,下至苏、黄、米、蔡,无不涉猎,他早年学碑,得《张迁碑》的朴厚、《龙门二十品》的雄强;中年转帖,取王羲之的飘逸、颜真卿的沉郁;晚年融碑帖于一炉,形成“用笔如锥画沙,结体似奇反正”的书风,其楷书端庄而不失灵动,行书流畅而富有节奏,隶书则将汉碑的方整与简牍的率意结合,自成一格,如1935年所作《行书千字文》,单字看似平实,通篇却气韵贯通,笔画间的提按使转如行云流水,既有帖学的温润,又有碑学的骨力,被誉为“民国行书佳构”。

绘画方面,盾甫擅山水、花鸟,亦能人物,山水初法沈周、文徵明,取吴门画派的清雅;后师法石涛、石溪,悟“搜尽奇峰打草稿”之理,兼收浙派的苍劲与金陵派的纵逸,他注重写生,曾三游黄山、两登泰山,常携笔墨对景写生,将自然之境与心中丘壑结合,其山水画构图饱满,善用“高远”与“平远”相结合之法,墨色上以墨破水、以水破墨,层次分明,既有云山烟水的朦胧,又有奇峰峭壁的险峻,1947年创作的《黄山云海图》,以浓淡墨色渲染出云雾翻涌之态,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笔法松而气韵足,尽显黄山之雄奇与文人画之逸趣。

花鸟画则受陈淳、徐渭影响,又吸收海上画派雅俗共赏的特点,题材多梅、兰、竹、菊与寻常花鸟,风格清新活泼,他笔下的墨竹,一枝一叶皆以书法笔法写出,浓淡相间,疏密有致,如1952年《墨竹图题诗》中所言:“画竹如同写篆书,一笔一画见功夫”,将书法的笔力融入绘画,使竹子既有“未出土时先有节”的气节,又具“凌霜不肯让松柏”的风骨。

艺术特色与时代印记

盾甫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笔墨技法的高超,更在于他将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创新,身处近代中国社会剧变之际,他既坚守传统文人画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核心准则,又不排斥民间艺术的鲜活元素,常将市井生活气息融入作品,使艺术更接地气。

书画家盾甫

他的作品中,既有《赤壁赋》这样的传统题材,以行书写全文,配以简笔赤壁山水,文画相映成趣;也有《市井图》这样的现实题材,描绘街头小贩、茶馆酒肆,人物神态生动,线条简练质朴,充满生活气息,这种“雅俗共赏”的追求,打破了文人画与小写意画的壁垒,使艺术更贴近大众。

盾甫还注重艺术教育,一生收徒三十余人,遍及江浙沪,他常对学生说:“学书画先要‘师古人’,更要‘师造化’,最后要‘师心’。”教学中,他既要求学生临摹经典,又鼓励写生创作,强调“笔墨当随时代”,其弟子中,如著名画家陆抑非、书法家沙孟海等,均受其影响,成为近现代书画界的中坚力量。

艺术成就与后世影响

盾甫的书画作品曾在1929年首届全国美展、1937年教育部第二届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览中获奖,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等大家齐名,有“南盾北齐”之称(时人称南方盾甫、北方白石),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美术馆等机构收藏,部分作品流传至东南亚、欧美国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

新中国成立后,盾甫曾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虽年事已高,仍笔耕不辍,1955年,他在杭州逝世,享年77岁,临终前仍手握画笔,留下未完成的《岁寒三友图》,其“为书画而生”的执着令人动容。

为更直观展现盾甫艺术生涯的重要节点,特整理其艺术分期与风格演变如下:

书画家盾甫

时期 年龄 书法特点 绘画特点 代表作品
早期(1894-1911) 16-33岁 以碑学为主,笔力雄强,结体方正 法吴门画派,工整细腻,题材以山水、花鸟为主 《楷书四条屏》《仿沈周山水图》
中期(1912-1949) 34-71岁 碑帖融合,行书流畅,隶书率意 融合石涛、石溪,注重写生,风格苍劲浑厚 《行书千字文》《黄山云海图》《市井图》
晚期(1950-1955) 72-77岁 人书俱老,笔墨老辣,天真烂漫 简笔写意,逸笔草草,充满生活气息 《墨竹图》《岁寒三友图》(未完成)

相关问答FAQs

Q1:盾甫的书画艺术与同时代的齐白石、黄宾虹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A:盾甫与齐白石、黄宾虹同为近现代书画大家,但艺术风格各有侧重,齐白石以“衰年变法”开创“红花墨叶”大写意风格,质朴鲜活,充满乡土气息;黄宾虹则致力于“浑厚华滋”的山水画探索,笔墨积墨层层深厚,追求“内美”;盾甫的独特之处在于“书画同源”的极致融合,他以书法笔法入画,使线条具有书法的力度与韵律,同时将文人画的雅逸与民间艺术的鲜活结合,题材更贴近生活,风格“古拙中见灵动”,既有传统的深度,又有时代的温度。

Q2:盾甫的艺术理念对当代书画创作有何启示?
A:盾甫“师古人、师造化、师心”的艺术理念,对当代书画创作具有重要启示。“师古人”要求创作者深入学习传统,从经典中汲取笔墨技法的养分,避免无根之木;“师造化”强调写生的重要性,鼓励画家从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灵感,使作品具有时代气息;“师心”则是在传统与自然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一理念提醒当代书画创作者:既要扎根传统,又要勇于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创作出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赵文学书法的艺术风格与笔墨魅力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 上一篇 09-16
碧六画家究竟是怎样一位画家?其名有何深意与艺术特色?
下一篇 » 09-1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