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海峰,1965年生于河北保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保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书法幼承家学,后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遍临历代碑帖,真、草、隶、篆诸体皆能,尤以行楷、行草见长,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并获奖,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被誉为“燕赵书坛的中坚力量”,廉海峰的书法艺术以“传统为根,创新为魂”为创作理念,在继承晋唐法度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审美,形成了雄浑中见灵秀、端庄寓动感的艺术风貌。
廉海峰书法的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用笔的精妙上,他主张“用笔为上,结字次之”,认为线条是书法的生命力所在,其用笔讲究“屋漏痕”与“折钗股”的结合,既追求线条的自然流畅,又强调笔画的力度与弹性,中锋行笔时,线条圆劲饱满,如锥画沙;侧锋取势时,笔画方峻峭拔,如刀斫木,在提按转折处,他尤为注重节奏变化,轻笔如行云流水,重笔如高山坠石,疾笔如惊雷乍起,涩笔如老树盘根,形成了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的视觉效果,以行草作品《将进酒》为例,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以侧锋切入,线条奔放豪迈,中段“人生得意须尽欢”转为中锋,笔画沉稳厚重,与尔同销万古愁”又以飞白收笔,余韵悠长,全篇用笔变化丰富,情感表达淋漓尽致。
结字方面,廉海峰不拘泥于古人法度,在遵循“平正安稳”基本原则的同时,追求“险绝中求平衡”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根据字形特点灵活处理疏密、欹正、开合等关系,或左紧右松,或上密下疏,或正中寓欹,使每个字都独具姿态又不失整体协调,如楷书作品《心经》,“色”字将“巴”部收紧,“巴”字舒展,形成密与疏的对比;“无”字以斜为正,整体向右倾斜,却通过末笔的长横稳住重心,险中求稳,妙趣横生,他还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通过笔画的连带、字形的顾盼,使行草作品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章法布局上,廉海峰深谙“计白当黑”之道,善于利用虚实、疏密、浓淡等对比手法营造空间感,其作品整体布局疏朗有致,行列分明,却又在局部打破常规,通过大小字错落、墨色浓淡变化增强节奏感,行草作品中,他常以“破行”手法打破横列的整齐感,使行气贯通而富有变化;楷书作品中,则通过字距与行距的精心设计,营造出宁静典雅的氛围,如《千字文》选页,字距紧密而行距开阔,形成“竖成行,横不成列”的视觉效果,既保留了传统楷书的端庄,又增添了灵动之气。
廉海峰书法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其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等国家级展览30余次,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全国书法大赛金奖”等重要奖项10余项,2018年,在保定、石家庄等地举办“廉海峰书法艺术展”,展出作品百余件,引发观展热潮,出版有《廉海峰书法集》《楷书入门与提高》等专著,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及海外艺术机构收藏,他还致力于书法教育,担任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培养书法爱好者千余人,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谈及书法创作,廉海峰常言:“书法是心画,贵在写心。”他认为,传统书法是根基,需深入临摹古人,掌握笔墨规律;但创新是灵魂,需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他强调“字外功”的重要性,主张书法家应多读书、多感悟,将文学、哲学、美学等素养融入笔墨,使作品既有形式之美,更有内涵之深,其创作多取材古典诗词,如《兰亭序》《赤壁赋》等,在书写中与古人对话,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力,近年来,他尝试将现代审美融入传统书体,如在行草中加入章草的笔意,使作品更具古朴气息;在楷书中融入隶书的波磔,增强笔画的变化性,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廉海峰书法各书体艺术特点简表
书体 | 用笔特点 | 结字特征 | 章法布局 | 代表风格 |
---|---|---|---|---|
行楷 | 中锋为主,侧锋辅之,提按分明 | 端庄方正,略取横势,笔画间呼应紧密 | 字距匀称,行气贯通,整体疏朗大气 | 《心经》系列,清雅隽永,庙堂气韵 |
行草 | 使转流畅,连带自然,疾涩相生 | 大小错落,欹正相生,强调动态平衡 | 疏密对比强烈,虚实相映,节奏明快 | 《将进酒》长卷,气势磅礴,情感充沛 |
隶书 | 逆入平出,蚕头燕尾,笔画厚重 | 扁方取势,左右开张,重心平稳 | 字距大于行距,横向取势,古朴典雅 | 《千字文》选页,浑厚凝重,金石味浓 |
篆书 | 藏头护尾,线条圆劲,均匀流畅 | 结构对称,中宫紧收,体势修长 | 纵向取势,行列分明,端庄肃穆 | 《道德经》册页,古雅静穆,秦风汉韵 |
廉海峰的书法艺术,是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他以深厚的传统功底为根基,以独特的艺术创新为灵魂,在书法界独树一帜,无论是笔法精妙的行楷,还是气势恢宏的行草,亦或是古朴典雅的隶书、篆书,都展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其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FAQs
问:廉海峰书法的“碑帖融合”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廉海峰书法的“碑帖融合”主要体现在用笔与风格上,他用笔既吸收碑学的“金石气”,如方笔、折笔的力度,线条的苍劲厚重;又融入帖学的“书卷气”,如圆笔、转笔的流畅,笔画的灵动飘逸,在结字上,既有碑体的端庄雄浑,又有帖体的欹侧多姿,刚柔并济,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问:初学者学习廉海峰书法应从何入手?
答:初学者可先从廉海峰的行楷入手,其行楷结构清晰,笔法规范,易于掌握基础,建议先临摹其《心经》系列,体会中锋用笔和结字规律;再逐步过渡到行草,感受其使转连带和章法布局,需加强临帖传统经典,如颜真卿《多宝塔碑》、王羲之《兰亭序》等,打好根基后再融入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