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府书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书法需求 正文

章府书法源起于江南文风鼎盛的明代中期,以浙江宁波章氏家族数代传承的书法艺术为核心,历经六百余年发展,形成了兼具帖学雅韵与碑学骨力的独特书风,章氏家族世代簪缨,祖上多为进士出身,不仅以文章名世,更以书法传家,将书法视为“修身齐家”的重要载体,其艺术风格既承袭晋唐法度,又融入文人书卷气,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章府书法

章府书法的开创者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间的章懋(字德懋),官至礼部尚书,其书法初学欧阳询,后遍临《兰亭序》《圣教序》,笔力遒劲,风骨凛然,时人评其“如端人正士,凛不可犯”,至清代中期,章氏家族出了两位重要书法家:章学诚(字实斋)与章煦(字和阳),章学诚以史学名世,其书法却别具一格,善用“屋漏痕”笔法,线条圆劲如绵里裹铁,结体茂密而不失疏朗,著有《书法通义》,提出“书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书学观点;章煦则精于隶书,取法《曹全》《乙瑛》,又融入汉简的率意,笔画波磔分明,体势开张,有“庙堂之气”,二人一尚意、一尚法,共同奠定了章府书法“碑帖融合”的基调。

清末民初,章氏家族迎来书法艺术的巅峰,代表人物为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与其子章奇(字少明),章太炎虽以革命家、思想家名世,但其书法深得魏晋神韵,尤擅章草与行书,用笔如“锥画沙”,线条瘦硬如铁,结体奇崛多变,常以篆书笔法入行草,古朴苍茫,金石气十足,其书作《章太炎家书》《诸子学略说》手稿,现多藏于国家图书馆,被视为近代书法珍品,章奇则承家学而自出新意,楷书取法欧阳询《九成宫》,又融入赵孟頫的秀逸,行书则效法米芾“刷字”之迅疾,兼以章草的简省,形成“疾涩相生、刚柔并济”的个人风格,曾为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题写校名,沿用至今。

章府书法的艺术特点可概括为“四有”:有法、有神、有韵、有品。“有法”者,其笔法、结字皆深谙传统,楷书欧底褚面,行书二王为基,隶书汉碑为根,用笔讲究“逆入平出”“提按顿挫”,结体遵循“中宫收紧”“疏密有致”,无一笔无来历;“有神”者,书法中蕴含文人风骨,章懋之书如“君子不器”,章学诚之书如“学者深究”,章太炎之书如“烈士暮年”,皆以书载道,形神兼备;“有韵”者,墨法浓淡干湿变化丰富,章煦隶书“浓墨如漆,淡墨如烟”,章奇行书“渴骥奔泉,怒猊抉石”,线条节奏如乐章般跌宕起伏;“有品”者,章氏家族视书法为“德之华”,强调“心正则笔正”,其书作从不流于妍媚,始终以“高古、质朴、醇厚”为审美追求,体现出“人品与书品合一”的文人价值观。

章府书法的传承脉络清晰有序,历代皆有传人,除上述代表人物外,清代章梫(字一山)的楷书秀润端庄,曾为溥仪师傅;民国章乃器(字子伟)的行书洒脱不羁,兼具金融家的理性与艺术家的感性,近代以来,章氏后人章汝奭(字雁湖)更是将家族书法推向新高度,其楷书熔铸欧、虞、褚三家,被誉为“当代欧楷第一人”,其弟子遍及海内外,使章府书法得以薪火相传,为更直观展示章府书法传承脉络,特整理如下:

章府书法

代际 代表人物 活跃时期 艺术成就 代表作品
开创章 章懋 明嘉靖年间 官体书法典范,欧楷行书结合 《五经正义序》
清代中期 章学诚 清乾隆年间 史学书法融合,“屋漏痕”笔法 《书法通义》手稿
清代中期 章煦 清嘉庆年间 汉隶创新,简牍笔意 《论语集注》隶书册
民国代表 章太炎 清末民初 章草金石气,篆书笔法入行草 《章太炎家书》
民国代表 章奇 民国时期 行书“刷字”与章草结合 上海南洋公学校名
近代传人 章汝奭 20世纪 当代欧楷大家,熔铸唐楷 《兰亭序临习心得》

章府书法的影响不仅限于家族内部,更对江南乃至全国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以来,宁波作为“东南邹鲁”,文人荟萃,章府书法与“浙东学派”思想相互滋养,形成了“以书明道、以文化人”的地域书风,清代乾嘉时期,碑学兴起,章煦、章学诚等人以实践证明“碑帖可融”,为后世书法创新提供了范例;民国时期,章太炎、章奇等人将书法与时代精神结合,赋予传统书法新的生命力;当代章汝奭等人的坚守与突破,则让章府书法在全球化语境下焕发新生,宁波“天一阁”藏有大量章氏书法真迹,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亦将其作品列为重要文物,成为研究中国书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章府书法之所以能历六百年而不衰,核心在于其“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既坚守传统书法的“法度”与“文脉”,又不拘泥于古法,始终以时代精神与个人性情注入笔墨,正如章太炎所言:“书法非小道,乃大道之寄也;非技艺,乃德行之表也。”这种将书法与人格修养、文化传承紧密相连的理念,正是章府书法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

FAQs

  1. 问:章府书法与“二王”书法(王羲之、王献之)有何关联与区别?
    答:章府书法以“二王”为根基,尤其是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是章氏家族必修法帖,区别在于,“二王”书法尚“韵”,追求自然天成的飘逸之美;章府书法则在“韵”之外更重“骨”与“品”,融入碑学的金石气与文人的风骨,如章太炎书法瘦硬如铁,章煦隶书开张有度,更具力量感与人格色彩,体现了“书如其人”的创作理念。

    章府书法

  2. 问:初学者学习章府书法应从哪些碑帖入手?
    答:初学者可分阶段临习:先以章懋、章奇楷书为基,临习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掌握“中宫收紧”“提按顿挫”的基本笔法;再过渡到章学诚、章煦的行书与隶书,临摹《兰亭序》《曹全碑》,体会“屋漏痕”与“波磔”的用笔;最后可研习章太炎、章汝奭的章草与行书,如《章太炎家书》《兰亭序临习心得》,感受碑帖融合的意趣,需注意,章府书法强调“心正笔正”,临习时应先养气,再技法,方得其神髓。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李玉国画家作品
« 上一篇 今天
时鹤书画家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