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A货究竟是指什么?其定义到底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翡翠需求 正文

翡翠A货是指未经任何人工化学处理、颜色和结构完全天然形成的翡翠,其仅通过机械加工(如切割、雕刻、抛光)改变形状,保留了翡翠原有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物理性质,是翡翠类别中唯一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的天然玉石,从地质学角度看,翡翠A货是以硬玉(钠铝硅酸盐)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多晶集合体,常含有角闪石、绿泥石、钠长石等伴生矿物,形成于低温高压的变质环境,历经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地质作用才形成,其“天然性”是判定A货的核心标准。

翡翠什么叫A货

翡翠A货的鉴定特征可从多维度识别,首先是颜色,A货颜色自然、有层次感,绿色常呈“丝状”“片状”或“团块状”分布,可见“色根”(颜色由深到浅渐变的过渡区域),且颜色与底子(翡翠的基底颜色)融合自然,无“浮于表面”的感观;若颜色沿裂隙呈“网状”或“团块状”聚集,或颜色呆板、无过渡,则可能是人工染色(C货),其次是质地与结构,A货在透光观察下可见“翠性”(硬玉矿物解理面反光形成的“苍蝇翅”结构)和“棉絮”(丝状或团状包裹体),内部裂隙处可见“石纹”(天然裂隙愈合痕迹),表面呈“玻璃光泽”,抛光后光滑细腻,无胶感;而经酸洗充填的B货,因强酸腐蚀破坏了矿物结构,内部可见“酸蚀网纹”,光泽较暗淡,类似“树脂光泽”,再者是密度与硬度,A货密度为3.33g/cm³左右,上手有“压手感”,摩氏硬度为6.5-7,用小刀刻划不会留下痕迹,而处理翡翠因充填胶体,密度略低(约3.25g/cm³),硬度也会下降。

为更清晰区分翡翠A货与处理翡翠(B货、C货),以下为关键特征对比表:

特征 翡翠A货(天然) B货(酸洗充填) C货(染色)
处理方式 仅机械加工,无化学处理 强酸去除杂质,注胶充填 染色剂沿裂隙渗入
颜色 自然,有色根,分布不均匀 颜色较浅,无色根,分布较均匀 颜色呆板,沿裂隙呈丝状分布
结构 可见翠性、棉絮,石纹自然 可见酸蚀网纹,结构松散 裂隙处颜色聚集,无翠性
光泽 玻璃光泽,表面光滑 树脂光泽,表面有胶感 光泽暗淡,颜色易褪色
密度(g/cm³) 33左右 25左右(因充填胶体) 33左右,但颜色稳定性差
紫外荧光 一般无荧光(部分含有机物有弱荧光) 常有蓝白或黄白色荧光(胶体反应) 沿裂隙有荧光(染料反应)

翡翠A货的价值由“种、水、色、工”综合决定。“种”指翡翠的矿物颗粒粗细,如玻璃种(颗粒极细,透明度高)、冰种(透明度次之)、糯种(半透明)等;“水”指透明度,水头越足价值越高;“色”以绿色为尊,色调以“正、阳、匀”为佳(正:纯正绿色,阳:鲜艳明亮,匀:分布均匀);“工”指雕刻工艺,精湛的工艺能提升翡翠的艺术价值,由于A货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高品质A货翡翠(如帝王绿玻璃种)近年来价格持续上涨,成为珠宝收藏市场的热门品类。

翡翠什么叫A货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部分商家以“B+C货”(酸洗+染色+充填)冒充A货销售,消费者购买时务必索要权威鉴定证书(如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GIC等出具的证书),证书上会明确标注“翡翠(A货)”及鉴定编号,可通过官网或二维码查询真伪。

FAQs

  1. 如何通过肉眼初步判断翡翠是否为A货?
    答:可通过“看、摸、掂”三步初步判断:看颜色是否自然、有无色根,透光观察是否有翠性和棉絮,表面是否呈玻璃光泽;摸表面是否光滑细腻,无粘滞感;掂上手是否有压手感(同等体积下比普通玉石重),若颜色呆板、无色根,或表面有胶感、裂隙处颜色聚集,则需谨慎,建议送专业机构鉴定。

    翡翠什么叫A货

  2. 翡翠A货一定很贵吗?
    答:不一定,翡翠A货的价格跨度极大,从几十元的普通豆种、糯种手镯,到上千万的帝王绿玻璃种挂件均有,价格主要取决于种水、颜色、工艺和瑕疵度,普通消费者可预算几百至几千元选择入门级A货(如糯种飘花手镯),既满足佩戴需求,也具备天然属性,而收藏级A货则需较高预算和专业知识。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戴翡翠手镯有哪些讲究?从佩戴到保养需注意啥?
« 上一篇 今天
淡绿色翡翠好吗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