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傅如,他的书画艺术究竟如何独树一帜并打动人心?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傅如,当代卓有成就的书画家,1945年出生于山东曲阜,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后师从启功、陆俨少等艺术大师,以书画兼擅驰誉艺坛,其书法五体皆能,尤精篆书与行书,绘画则擅山水、花鸟,笔墨浑厚,意境悠远,被业界誉为“承古开新的文人画践行者”。

书画家傅如

傅如的艺术风格植根于传统,却又不拘泥于古法,早年他遍临秦汉碑版、晋唐法帖,于《张迁碑》的朴拙、《兰亭序》的飘逸中深悟笔法之妙;后师法自然,遍游黄山、泰山、漓江,将山川灵气融入笔墨,逐渐形成“以书入画,以画养书”的独特风貌,书法上,他的篆书取法《散氏盘》,结体奇崛,线条如金丝铁骨,既存秦汉风骨,又具自家意趣;行书则融合二王秀逸与米芾跌宕,自号“傅体行书”,笔画间见性情,章法中显气度,绘画中,山水画以“高远”“深远”构图,善用积墨、破墨法,层峦叠嶂间见生机,如《泰山日出图》以泼墨为云海,朱砂点染朝阳,尽显齐鲁雄风;花鸟画则重写意,寥寥数笔便得物象神韵,代表作《墨荷图》以浓淡墨色表现荷塘清韵,被赞“当代八大山人遗韵”。

他的艺术理念可概括为“笔墨当随时代,心源当铸经典”,傅如常言:“书画者,心画也,传统是根,创新是魂。”他反对泥古不化与盲目求新,主张在继承文人画“诗书画印一体”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意识,他的《漓江烟雨卷》以传统水墨为基础,借鉴西方透视法增强空间层次,使渔舟唱晚的古典意境与烟雨朦胧的现代感受交融,既守住了中国画“气韵生动”的内核,又赋予其新的时代解读。

傅如的艺术成就与艺术影响力相得益彰,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创办“傅如书画艺术工作室”,培养弟子百余人;作品十余次入选全国书法展、中国画展,并获“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美展优秀奖”等殊荣;多幅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还曾赴日本、新加坡举办个展,推动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世界,他热心公益,多次为贫困地区捐赠书画,并参与“书画进校园”活动,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

书画家傅如

傅如艺术年表(简要)
| 时间 | 事件 |
|------------|---------------------------------------|
| 1945年 | 出生于山东曲阜 |
| 1965年 | 拜入启功门下学习书法 |
| 1978年 | 入陆俨少山水画研究班 |
| 1990年 |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首次个人书画展 |
| 2005年 | 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
| 2018年 | 捐赠50幅作品支持家乡文化教育 |

相关问答FAQs

问:傅如的书法与绘画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答:傅如强调“书画同源”,二者在笔法、意境上高度融合,其书法线条的力度与韵律直接转化为绘画的笔触——篆书的圆劲用于山石勾勒,行书的飞白用于枝叶表现,使绘画更具书法的骨力;绘画的构图意境又反哺书法,使其作品突破纯文字的局限,更具画面感和空间感,这种“以书入画,以画养书”的实践,让他的书画作品形成了统一的笔墨语言与精神内核。

书画家傅如

问:如何评价傅如在当代书画界的地位?
答:傅如作为承前启后的艺术家,既坚守文人画的笔墨精神与人文情怀,又以开放姿态融入现代审美,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他不仅以精湛的艺术技艺影响业界,更通过教育传承、公益普及等方式,为书画艺术的当代发展注入活力,其作品既有传统的厚度,又有时代的鲜活度,被誉为“传统艺术的守护者”与“当代创新的探索者”,在书画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书画家墨正
« 上一篇 09-03
糯种浅绿翡翠手镯颜色正吗?糯种细腻度如何?选购要注意啥?
下一篇 » 09-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