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画家李晓君,他的艺术创作中藏着怎样的日照密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画家需求 正文

日照画家李晓君的艺术人生,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海天长卷,既有齐鲁大地的浑厚底蕴,又兼具海滨城市的灵动气息,他扎根日照这片被黄海浸润的土地,以画笔为媒介,将渔村的晨雾、礁石的肌理、渔船的剪影、浪花的姿态融入创作,形成了独具“海韵”风格的绘画语言,成为当代山东画坛一位不可忽视的探索者与传承者。

日照画家李晓君

李晓君出生于1970年代末的日照莒县,自幼在海边渔村长大,童年记忆里,父亲赶海归来的渔船、母亲在滩头晾晒的渔网、黄昏时分的火烧云,都成为他最早的艺术启蒙,他没有系统接触过绘画理论,却总爱用树枝在沙滩上勾勒出海浪的轮廓,用煤渣在墙上涂抹出海鸥的姿态,这种对自然的原始感知,成为他日后创作中最珍贵的“底色”,1998年,他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著名山水画家张志民、梁文博等先生,在校期间,他既深耕传统,临摹《溪山行旅图》《富春山居图》等经典,学习范宽的雄浑、黄公望的淡逸;又打破门户之见,将西画的色彩构成、光影表现融入水墨实验,尝试在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间寻找平衡,2002年毕业后,他放弃留省城的机会,回到日照,在市群艺馆从事美术辅导工作,这一选择让他得以重新拥抱海风,重新审视家乡的山水。

李晓君的艺术风格,可概括为“海韵山水”,与传统山水画多描绘崇山峻岭不同,他的画以海为魂、以礁为骨、以渔为脉,将黄海之滨的独特地貌与人文气息融入笔墨,他笔下的海,不是平静的湖面,而是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雾霭沉沉的“活海”;礁石不是孤立的静物,而是被海浪千年冲刷形成的“有生命的肌理”;渔船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承载着渔民劳作与希望的“移动的家园”,在技法上,他独创“海皴法”——以侧锋皴擦礁石的嶙峋,用淡墨渲染浪花的层次,辅以花青与赭石的撞色表现海水的冷暖变化,2015年创作的《黄海潮汛》是其代表作:画面中,巨大的礁石占据近景,以浓淡干湿的皴法呈现其坚硬质感,礁石缝隙间生长着耐盐碱的蒿草,寥寥数笔却充满生命力;中景处,数艘渔船在浪尖起伏,船帆的白色与浪花的白色相互呼应,形成视觉焦点;远景的海天一色中,用淡墨晕染出晨雾的朦胧,朝阳的金光穿透云层,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整幅画既有传统山水的气势,又有现代构成的张力,观者仿佛能听到海浪的咆哮、闻到海风的咸腥。

除了海景,李晓君的创作还延伸到日照的人文风物,他画过莒州古城的银杏古树,用焦墨勾勒树干的沧桑,用朱砂点染秋叶的灿烂;画过五莲山的奇峰怪石,将北方山石的雄奇与南方山水的秀丽结合;画过春节时的渔村,红灯笼挂满渔屋,孩童在滩头放鞭炮,渔民们围坐吃年夜饭,充满烟火气,他的画从不刻意追求“高冷”的艺术格调,而是始终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让艺术从书斋走向田野、从展厅走向海边,2018年,他历时三年创作的《日照十二时辰》系列在山东省美术馆展出,这套作品以一天24小时为线索,记录了日照从凌晨的渔港灯火到清晨的渔民出海,从正午的海滩嬉戏到黄昏的渔归唱晚,从夜晚的港口繁忙到深夜的渔火阑珊,被誉为“日照市井生活的视觉史诗”。

作为日照美术界的领军人物,李晓君始终秉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理念,他不仅自己创作,还致力于培养青年画家,2010年,他在日照市美术馆创办“海韵画室”,免费为美术爱好者授课,至今已有百余名学生考入美术院校;2015年,他发起“日照画家采风团”,组织画家深入东港、岚山、莒县等地写生,挖掘本土文化资源;2020年疫情期间,他通过直播平台开设“云画展”,用艺术传递温暖与力量,他的努力,让日照美术从“小众爱好”发展为“城市名片”,也让更多人通过他的画作认识日照、爱上日照。

日照画家李晓君

近年来,李晓君的作品逐渐走出山东,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2019年,《海蚀之痕》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中国画类海景题材作品;2021年,《渔歌唱晚》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是日照本土画家作品首次被国家级美术馆收藏;2023年,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海韵天成——李晓君艺术展”,展出近五年创作的60幅代表作,引发美术界热议,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评价道:“李晓君的画,用传统笔墨画出了当代人的海洋情怀,让山水画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以下为李晓君艺术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作品 艺术成就/影响
1998年 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系 系统学习传统绘画与现代表现技法
2005年 作品《渔家傲》入选山东省青年美展 首次进入省级视野,获“新人奖”
2010年 创办“海韵画室” 推动日照本土美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
2015年 创作《黄海潮汛》 确立“海韵山水”风格,成为代表作
2018年 完成《日照十二时辰》系列 展现日照人文风情,被誉为“城市视觉史诗”
2019年 《海蚀之痕》入选全国美展 实现日照海景题材全国美展零的突破
2021年 《渔歌唱晚》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获国家级认可,提升日照美术影响力
2023年 举办“海韵天成”个人艺术展(北京) 成为首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的日照画家

FAQs

问:李晓君的“海韵山水”与传统山水画相比,有哪些突破与创新?
答:李晓君的“海韵山水”在题材、技法和审美三个层面实现了突破,题材上,他跳出了传统山水画“重山轻水”“远水无波”的局限,聚焦黄海之滨的海洋景观,将礁石、浪花、渔船等元素引入山水画,拓展了山水画的表现疆域;技法上,他独创“海皴法”与“撞色法”,用侧锋皴擦礁石肌理,以花青、赭石撞色表现海水冷暖,结合西画光影增强画面立体感;审美上,他打破了文人画的“逸品”标准,将“雄浑”“壮阔”的海洋之美与“烟火”“温情”的人文气息结合,让山水画更具当代生活气息与情感共鸣。

日照画家李晓君

问:李晓君的创作如何体现对日照本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答:李晓君对日照本土文化的传承,首先体现在对地域风物的深度挖掘——他不仅画海、画礁石,更画渔村的生活细节(如渔网、渔灯、年画)、画莒文化的符号(如银杏古树、陵阳河遗址),让作品成为“日照文化”的视觉载体,他通过艺术实践推动文化传播:2018年《日照十二时辰》系列被制作成城市文化宣传片,向全国展示日照的市井生活;2022年,他将部分作品捐赠给日照市博物馆,用于本土文化教育;他通过“海韵画室”培养的青年画家,如今已成为日照美术的中坚力量,形成了“以艺传文”的良性循环,可以说,李晓君不仅是“日照的画家”,更是“用画笔讲日照故事的文化使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张之书法市场价格多少钱?影响因素有哪些?一幅值多少呢?
« 上一篇 09-02
书画家戴瑞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