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联书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书法需求 正文

卢国联书法作为当代浙派书法的重要代表,以其融古出新的艺术风貌与醇厚的人文情怀,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对传统经典的深刻体悟,又蕴含鲜明的时代气息,笔法精妙而气韵生动,结体奇崛而意态平和,展现出“碑帖互融、情墨相生”的独特艺术境界。

卢国联书法

卢国联出生于浙江宁波,这片文化沃土孕育了他对书法的天然亲近,自幼受乡贤影响临池不辍,1995年拜入书法家沈培方先生门下,系统研习二王行草、米芾行书及北魏碑刻,沈培方先生“以古为徒,以书证道”的理念,为他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根基,他遍临《兰亭序》《蜀素帖》《张猛龙碑》等经典,尤注重对王羲之“书圣”风神与米芾“刷字”劲道的体悟,在帖学的流美与碑学的雄强间寻找平衡点,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坐标,这一阶段的“师古”并非简单模仿,而是“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在形似中追求神似,为后续的“出新”积蓄力量。

笔法上,卢国联以中锋为骨,侧锋为用,提按转折处如“屋漏痕”,圆劲含蓄;牵丝引带时似“锥画沙”,轻盈畅达,其行草作品既有王羲之的“遒媚劲健”,又融入米芾的“跌宕跳跃”,刚柔相济,富于节奏感,在书写“龙”字时,他以侧锋起笔,斩钉截铁,中锋行笔则如蜿蜒游龙,末笔以枯笔飞白收势,力道内蕴而气势外放,结体上,他打破平正之态,以欹取势,正欹相生,或“险中求稳”,或“稳中寓险”,如“心”字左伸右缩,“气”字上密下疏,在矛盾统一中展现动态平衡,这种结体方式既保留了传统书法的“法度”,又注入了现代审美的“张力”,使作品既有古意又不失新趣。

章法布局上,卢国联讲究“计白当黑”,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有致,虚实相生,整体气脉贯通,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他善于通过字形大小、墨色浓淡的变化营造空间层次,有时密不透风,有时疏可走马,形成“密者极密,疏者极疏”的视觉对比,如手卷作品《赤壁赋》,前段字形紧凑,墨色浓重,如山峦叠嶂;后段字形疏朗,墨色渐淡,似江水奔流,节奏起伏间尽显苏轼原作的旷达意境,墨色运用上,他善用浓淡枯湿的变化,浓处如漆黑如金,淡处如轻烟笼纱,枯笔处则显飞白之趣,使作品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卢国联书法

卢国联始终秉持“师古出新,情墨互彰”的创作观,他认为书法不仅是笔墨技巧的展现,更是书家心性的流露,他主张“临帖以悟理,创作以写心”,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融入笔墨,其作品内容多选古典诗词与自作诗文,书写时随文生情,或慷慨激昂,或温婉含蓄,达到“书为心画”的艺术效果,他曾言:“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人书俱老’,既要笔墨老到,更要心境通透。”这种对“心性”的重视,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技巧展示,具有了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

作为当代书坛的中坚力量,卢国联不仅以创作成果影响业界,更以教育传播推动书法艺术发展,他长期从事书法教学工作,先后在宁波多所高校、书院担任导师,倡导“技道双修”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青年书法人才,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浙江省书法大展”金奖等多项荣誉,他还热心公益,走进校园、社区开展书法普及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书法之美,2022年担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后,更是积极参与组织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为浙派书法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时间 事件/成就
1975年 出生于浙江宁波,自幼习书
1995年 拜入书法家沈培方门下,系统研习传统书法
2008年 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作品入选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5年 在宁波美术馆举办“墨韵心声”个人书法展
2018年 出版《卢国联书法作品集》
2022年 担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获浙江省书法突出贡献奖

FAQs

卢国联书法

问:卢国联书法的师承脉络是怎样的?对他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是谁?
答:卢国联的书法师承清晰,1995年拜入书法家沈培方先生门下,系统学习二王行草、米芾行书及北魏碑刻,王羲之的“遒媚劲健”与米芾的“跌宕跳跃”对他影响最深,他既吸收王羲之“书圣”的典雅气韵,又融入米芾“刷字”的率真性情,同时在北碑的雄强中汲取笔力,形成“碑帖互融”的独特风格。

问:卢国联在书法创作中如何体现“创新”与“传统”的关系?
答:卢国联始终以“传统为根,创新为魂”,他强调“师古不泥古”,在深入临摹经典(如《兰亭序》《蜀素帖》)的基础上,通过结体的欹正变化、章法的疏密对比、墨色的浓淡枯湿等手法,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审美,他在行草作品中既保留传统笔墨的精妙,又打破常规布局,形成“奇正相生”的新面貌,使传统书法在当代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画家马效龙的绘画艺术风格究竟有何独特魅力?
« 上一篇 今天
捷字书法有何独特笔意与艺术价值?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动态快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